美文网首页影视迷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这是一本书的命运,也是一个时代的悲歌。

这是一本书的命运,也是一个时代的悲歌。

作者: 那一座城 | 来源:发表于2017-01-03 14:58 被阅读121次

    在今天的国家图书馆,
    珍藏着一本极为重要的著作。
    它初刻于近400年前的明代,
    记录着当时世界上一流的科技成果。
    它极大推进了日本的生产技术,
    甚至影响了欧洲的产业革命……
    它就是《天工开物》。



    明代崇祯年间,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日益成熟,
    但在大多数文人看来,
    那些都是与功名相去甚远的杂事。
    唯独江西奉新一位举人宋应星,
    自小便酷爱阅读《本草纲目》《梦溪笔谈》,
    对这些“杂事”抱有浓厚的兴趣。



    真正将宋应星推到科学家身份的,
    是不顺的仕途。
    他在家乡素有才名,
    科举却屡试不第,
    五次名落孙山后,
    已经45岁的宋应星,
    对仕途逐渐心灰意冷。

    想起自小感兴趣的各门杂类,
    他决心潜心研究农业及手工业生产,
    发掘最先进的生产技术,
    并将其编纂成书,
    以供后人参详。

    他从江西奉星一路跋涉到京城,
    经过了无数乡间和手工作坊,
    考察了景德镇的陶瓷、
    杭嘉湖的丝绸……
    他调查了最先进的技术,
    打算借鉴《本草纲目》的写作方法,
    编写一本有关手工、农耕技术的书,
    名字都想好了,
    就叫:《天工开物》。



    1637年,
    在书商朋友的支持下,
    《天工开物》初刊面世。
    全书以优质江西竹纸印刷而成,
    分为三篇,共十八卷。
    重视农业生产的宋应星,
    秉持着“贵五谷而贱金玉”的原则,
    详细总结了明末以前的各项生产技术。



    从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
    到蚕丝、棉布的纺织、染色技术;
    从砖瓦陶瓷的制作,
    到车船的建造;
    从金属矿物的开采、冶炼,
    到兵器的制造、珠宝的加工……
    无怪乎后来欧洲人称它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最珍贵之处,

    除了它的细致、全面,
    还有书中颇为生动的各式插图。
    为了形象记录各项技术,
    全书共附有121幅插图,
    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
    数百年之后,
    只看一眼这漫画般的插图,
    中国古代手工艺生产,就宛在眼前。



    《天工开物》中的生产技术及科学观念,
    在当时的农业社会可谓世界领先。
    十七世纪末,
    《天工开物》随着商船最先被传到了日本,
    大大促进了日本的工农业生产。
    一目了然的插画、科学定量的指导,
    都令日本人如获至宝。
    它很快便成为江户时代的重要读物,
    大力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天工开物》传至欧洲后,
    也掀起了巨大反响。
    书中记录的一些生产技术,
    比如明代开始普遍使用的铸铁技术:
    拉杆活塞风箱,
    就随着这本书的传播,
    在欧洲替代了陈旧的皮橐,
    影响了欧洲工业革命。

    然而,
    《天工开物》促进日本和欧洲生产发展,
    却在中国被埋没了300年,
    甚至险遭灭顶之灾。
    只因这本书经历的岁月,
    正是明清之交的昏暗时代。

    早年仕途不顺的宋应星,
    到了五十多岁才开始做官。
    明亡之后,
    他一直过着隐居生活,

    拒不出仕,
    在贫困中度过晚年,
    最终逝世于康熙年间。



    到了乾隆年间,
    朝廷下令编写四库全书,
    江西巡抚进献《天工开物》,
    却因书中发现了“北虏”词眼,
    认为对满族不敬,
    从此被列为禁书。
    凝聚宋应星毕生心血
    和中国几千年生产技术的《天工开物》,
    就这样被勒令停止刊刻,
    久而久之,
    几乎彻底在国内失传。

    新中国成立后,
    这本被封存了几百年的稀世之作,
    终于再度普及。
    当它再次在中华大地上广为流传时,
    曾经中国科技领先全球的辉煌,
    却已不再。

    如果《天工开物》没有流传海外,
    如果《四库全书》注意到了它的价值,
    如果清代没有封杀前朝经典著作,
    而是大力推广……
    中华民族后来的故事,
    会不会有些不一样?

    可惜,
    历史没有如果。
    四百年过去,
    《天工开物》被写进了中小学课本,
    那些崎岖的故事也早就成了传说。
    如今人们都听过它的名字,
    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故事。
    这是一本书的命运,
    也是一个时代的悲歌。

    (图片源自网络公开资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是一本书的命运,也是一个时代的悲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fn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