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过后,重新思考小程序

作者: 公子睿Sking | 来源:发表于2017-02-12 16:10 被阅读276次

    微信随便出一个功能,几乎都会在产品界掀起一阵“腥风血雨”,小程序在年初推出之后,无论看好还是不看好,都没人愿意错过,于是各种形式的小程序纷纷推出,意欲在微信的生态圈趁早抢一波“红利”。

    而两个月后的今天,小程序的热度开始退去,“红利”没有出现,小程序的价值和真实应用应该在哪里,值得再重新思考。

    事实上,在小程序没推出之前,类似实现在各种场景之下就已经出现。

    餐厅点菜下单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如果你注意观察,可能你已经发现,其实有些餐厅的餐桌上贴有二维码, 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进入到一个专属的页面,在这个页面里就可以完成点菜下单的操作。而每个二维码都跟所在的餐桌做了关联,餐厅的后台可以知道是具体那一桌点的单,全程无需服务员介入,免去了消费者要举手招呼服务员来手动下单的麻烦。

    在没有小程序之前,这就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小程序应用——需要时使用,用完即走,而入口正是微信扫描二维码。

    很多人喜欢从技术上去评论小程序,但事实上小程序的技术上并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地方,不过是在微信环境之下规范化了H5的使用,所有的代码框架都要在微信给定的规范之下使用,你不能使用任何微信框架之外的东西——而这也是在技术层面上被人吐槽的地方,毕竟你搞封闭了嘛,互联网的一大特征就是开放,而你却要别人固定在你的条框之下。

    相较于下载使用APP来进行操作,优势也不言而明——我只是想下单点菜,我下完单就完事了,你要我下载一个APP来进行操作?!

    就像Web时代那样,从软件的操作,转变为Web网页的操作。如果我要使用一个功能,下载安装一个软件来做,当然是比不上用浏览器登录一个网页来做方便了,所以云服务开始在很多场景里替代了软件。而网址则成为了服务的入口。

    如果你要使用服务,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登录网页之后就可以操作。用完就走,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把相对于的服务的网址记下来,而不是再下载安装一个软件。并且你在任何一个浏览器上面都可以做同样的操作,使用同样的服务,而不是在每个你要使用服务的地方都下载安装一个软件。

    这对于APP到小程序的逻辑也是一样的。微信客户端本身就是浏览器的角色,扫描二维码即是输入网址。

    在这个逻辑之下,只有那些在你需要它的时候它才出现,使用了之后就不需要再理会的场景,才是小程序真正应该应用的地方。

    餐厅点菜下单是一个非常之典型的场景。除此之外,基于这个基本逻辑出发,我们还可以发现很多适用的场景。比如说门禁,小区楼下大门,扫二维码进行开门操作,你只有在回来的时候才需要使用,这个时候它出现,而开门之后你就不会需要在关注了,用完即走。

    比如自动贩卖机,扫二维码进行购买(当然也跟餐厅下单很类似),买完就走,你自然也不再需要理会其他的事情,自动贩卖机的设计可简化到只给一个二维码,任何实体按键都不需要。


    微信本身给每一个使用小程序的人提供了一个唯一的身份,于是任何一个操作,后台的程序都可以确定具体的使用者是谁,这相当于在微信的环境之下,每个人都有了一个“身份证”,这个“身份证”关联了人和服务。

    再宏观点理解,我们可以认为世界上每一样东西都是可操作的,它的可操作的东西通过小程序呈现出来,而二维码即是访问这些操作的入口。

    比如你家里的台灯,它可操作的东西包括开灯和关灯,它的两个可操作的功能通过小程序呈现,你要操作它,扫描二维码进行操作,只有你的微信扫描二维码才有这个权限。

    如果再简单点,比如一瓶药,它能呈现出来的可能只是药品的说明和服用方法,而这些你同样是可以通过扫描它的二维码进行访问阅读。

    每一个实体物品(商品)都能提供服务——这取决于生产它的商家制造了什么功能——这些服务将通过小程序呈现,而扫描二维码则是访问这些服务的方法。

    小程序是将人和实体连接了起来,人通过小程序来操作实体。

    这就无怪乎张小龙会觉得眼睛可能才是下一代的操作工具——毕竟如果你见到的每一个实体都可以通过扫描它上面的二维码来操作它,那还有什么比眼睛更方便的东西呢?

    你回到小区,看一眼门口的门禁二维码,开门。回到家门口,同样的方式开门,坐到沙发上,看一眼空调,开到适合的温度,再看一下开水壶让它烧水,然后在抬头看电视,开机选节目。

    有没一种钢铁侠的感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热度过后,重新思考小程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fpa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