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北日伪顽势力与共产党争抢小刀会的斗争中,为了尽力多争取苏北小刀会力量,我苏北共产党不仅要与日伪作战,还要防备韩德勤顽敌的偷袭和暗杀。
1939年7月下旬,苏北共产党重建的重要领导人、时任苏皖区党委第三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陇海南进支队八团政委的张芳久,在淮阴县渔沟乡北小潘庄做争取小刀会武装工作时,遭到了韩德勤顽匪的暗杀,牺牲时年仅26岁。
也在这个月,7月17日,韩德勤顽敌又在沭阳县连五庄诱杀了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三团团长灌南县汤沟镇人汤曙红。接着三团遭到韩顽围攻,损失惨重,被迫在海属中心县委书记、代理团长张克辛和政委周瑞迎率领下转移到宿沭边界、邳睢铜和皖东北一带活动。
面对日伪军和韩德勤顽敌在争夺苏北小刀会等地方武装力量中的卑劣行径,苏北共产党人并没有屈服。
在各方势力对两淮小刀会各路堂口进行拉拢争取的时候,他们自然也都打过两淮小刀会总舵康家庄的主意,都想得到两淮小刀会大堂口(总舵)的支持。
在日伪顽先后派人到康家庄劝说争取,都被康家庄以小刀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保持中立"为托词加以婉拒后,淮属中心县委把争取两淮小刀会总舵这个艰巨任务交给了来淮安县重建党组织的杨汉章。
杨汉章在1939年4月淮属中心县委成立后,他被分工到淮安县恢复和重建党组织。
1939年5月,杨汉章以上海流亡学生的身份为掩护,只身一人来到了大运河西岸(简称运西)靠近康家庄的淮安县岔河街(现属淮安市洪泽区)。
岔河街位于白马湖东岸,原属淮安县,与范集、林集、黄集、仁和集相邻,都是淮安县运西的重要集镇。
岔河街东侧的白马湖是南北漕运重要通道古运河邗沟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白马湖还通过草泽河、浔河、桃园河、汪娘河等与洪泽湖、淮河相连,因此岔河街的水陆交通位置从隋唐以来就十分重要,这在战时对于水乡泽国的军事重要性自不必说。
杨汉章来到岔河街后,他首先接触了当地爱国学生吴锡阊、吴锡鹏等人。
吴锡阊是淮安县中学学生,他在“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于当年十月份就与郝渠、王光滨、罗清渠等同学在淮安县中学成立了“燎原社”,并创办了《燎原》周刊,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日军占领淮安县城后,吴锡阊辍学回到了家乡岔河街。
在杨汉章来到岔河街前,吴锡阊等人已经在岔河街成立了“群众看报室”,正在组织岔河区人民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当时,岔河街上的“ 群众看报室”订阅的书籍报刊有《译报》、《时代杂志》等。吴锡阊等人利用“ 群众看报室”积极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
杨汉章经过一段时间对吴锡阊、吴锡鹏等人的考察了解后,率先发展吴锡阊、吴锡鹏、吴锡武等吴氏兄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吴锡鹏又发展韦锡琢等人入了党。
在有了这些骨干分子后,杨汉章就在淮安县岔河区成立了共产党重返两淮后淮安县的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接着成立了淮安县工作委员会,党员发展到了13人。淮安工委由杨汉章兼任书记,吴锡阊任组织委员,吴锡鹏任宣传委员。
在淮安县工作委员会成立后,杨汉章派组织委员吴锡阊到淮安县中学继续发展党组织。这时,日寇在占领淮安县城后,淮安县中学已迁至曹甸镇(原属淮安县,现属宝应县)。
吴锡阊以淮安县中学学生身份为掩护,在淮安县中学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和党组织的发展准备工作,并推荐自己的亲戚郝渠等人去了皖东北,到金明等同志成立的苏皖区党委青年干部学校学习。
1939年7月,杨汉章到淮安县钦工镇发展党组织。
钦工镇是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苏北地区最早建立共产党组织的地方,到那里发展党组织,群众基础比较好。
杨汉章在去钦工镇前,他去拜见了原淮盐特委最后一任书记赵心权。经过赵心权的介绍,杨汉章在钦工镇认识了进步青年周晓春、颜景詹等人,于是杨汉章就在钦工镇建立了自己的工作联系点。
不久,杨汉章通过吴锡阊、周晓春、颜景詹等人,到曹甸镇又认识了淮安县中学的学生许邦仪、郝渠、周兴、赵秉杰、罗清渠、俞臻等“淮安群众看报室”成员,并与吴锡阊一道加强对许邦仪、郝渠、周兴等人的入党培养。
许邦仪,淮安县中学学生,他早在1935年12月就响应北平学生的爱国运动,和一批淮安中学学生组建了“寒假抗日宣传队”,创办了油印刊物《月下》,在城区和郊区张贴标语、散发传单、举行游行活动,开展抗日救亡宣传。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许邦仪又和俞臻、何维基等同学先后在校园办起了《回声》、《火街》墙报,进行抗战宣传。
到了1938年初,为了扩大抗日宣传效果和范围,许邦仪和尹楚升、陈冰(尹莹升)、俞臻等人,又发起成立了“淮安群众看报室”,通过看报室成员捐献和向社会募捐的方法,解决工作经费,购买报刊、书籍等。
许邦仪等人在看报室里陈列了抗日进步书报刊物十余种,供广大民众免费阅读;他们还利用淮安县民众教育馆对面的大影壁编写出版了数期墙报,刊登抗战重要新闻简介,转载战地通讯及诗歌、短评等。
除此之外,许邦仪等人还在学校创办了《群众七日刊》,每期油印500多份,油印好了后,他们组织学生分发到淮安、淮阴、涟水、灌云、泗阳等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郝渠,原名郝兆渠,1922年出生于淮安县曹甸镇(后属宝应县)的一个破落地主家庭。他十三岁考入了淮安县中学,“七·七”卢沟桥事变后,郝渠与吴锡阊等人组织了“燎原社”,创办了“燎原”刊物。他还用“卖梨膏糖调”填写上抗日歌词,教大家演唱,并与校外进步青年一起,在淮安民众教育馆内办起了很有影响的“群众看报室”。
1939年底,郝渠在既是同学又是亲戚的吴锡阊帮助下,放弃学业,到皖东北参加中共苏皖区党委举办的青年干校第四期学习。在干校学习期间,郝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班级党支部委员。
经过杨汉章、吴锡阊等人的积极工作,淮安县党组织重新建立了起来,并发展了一批新生力量加入了党组织。
随着淮安县党组织的重建,杨汉章、吴锡阊等人急需组建一支在党组织领导下的人民武装,这对小刀会武装的争取变得更加迫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