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故事074
秦穆公大获全胜,拔寨回师,派人对晋惠公说:“你不想避让我,我现在也不能避让你。请你先到秦国,我再来向你请罪吧!”惠公低着头,无言以对。
穆公派公孙枝率领一百辆战车,把惠公押送到秦国。虢射、韩简、梁繇靡、家仆徒、郤步扬、郭偃、郤乞等人,全都蓬头垢面,风餐露宿,一路跟随着惠公,凄凄惨惨,就如奔丧一样。穆公又派人慰问这些大夫,安抚他们说:“你们君臣商议说,秦国要吃晋国的粮食得出兵来取。我现在把你们的国君留下来,也不过是为了取得晋国的粮食,不敢有其他图谋。你们不用担心晋国没有国君。别太难过了!”
韩简等人跪下拜谢行礼,说道:“您原谅我们国君的愚蠢行为,从宽发落,适可而止。我们怎能不感谢您的恩德!”
秦兵回到了雍州(秦国统治区域,今陕西、甘肃东南部一带)地界,穆公召集群臣商议说:“我受天帝之命平定晋国之乱,扶立夷吾继位。现在晋君忘恩负义,得罪了天帝。我要杀了晋君,用他祭祀天帝,以酬谢上天的恩赐,你们看怎么样?”
公子絷说:“主公言之有理。”
公孙枝进言道:“这样不行。晋国是大国,我们俘虏晋国百姓已经招致怨恨。再杀他们的国君,将会加深怨恨。晋国与秦国结怨,用激烈的方式报复秦国,秦国也将遭受灾难!”
公子絷说:“我的意见是,不仅要处死夷吾这位晋君,而且扶立公子重耳替代他做晋君。杀无道之君,立有道之君,晋国人对我们感恩戴德都来不及,又怎么会怨恨我们呢?”
公孙枝说:“公子重耳是仁厚之人。父子和兄弟,并无多少差别。重耳不肯因为父亲去世而做国君,又怎肯因为弟弟去世而做国君呢?如果重耳不愿回晋国继位,秦国只能另外扶立他人继位,那与夷吾又有什么分别?如果重耳愿回晋国继位,他一定会为死去的弟弟向秦国报仇。主公放弃扶立夷吾的恩德,而与重耳结下新仇,我认为这样做不明智。”
穆公问:“那么我们怎么处置晋君呢?放逐他?囚禁他?还是让他继续回晋国执政呢?”
公孙枝答道:“囚禁他,他只不过是一个匹夫!对秦国有什么用呢?放逐他,一定会另有他人将其迎回晋国复位。不如把他送回晋国。”
穆公问:“那我们不是前功尽弃了吗?”
公孙枝答道:“我们并不是轻易将他放回,而是让他首先把河西五城归还给我们,其次将太子圉留在秦国做人质,然后才能答应放他回去。这样一来,不仅晋国国君终身不敢与秦国为敌,而且将来父死子继,我们再扶立太子圉为晋国国君,太子圉也会对秦国感恩戴德。晋国世世代代听命于秦国,对秦国不是更有利吗?”
穆公听完,心花怒放,高兴地说:“子桑的计谋,为几代人都谋划得很好!”于是便将惠公囚禁在灵台山的行宫,由千人严加看守。
穆公处置完惠公,正要率兵启程,忽然看见一班太监内侍全身缟素,穿着丧服急匆匆赶来。穆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正要询问,那群内侍就向他转述夫人穆姬的话。穆姬说:“上天降下灾祸,使秦、晋两国舍弃友好关系,转而兵戎相见。我的母家是晋国,晋君被俘就是我的耻辱。如果您将晋君作为阶下囚带回秦国都城,晋君早晨入城,我就早晨死,晚上入城,我就晚上死!现在我特意派内侍穿丧服来迎接您的军队。若您肯赦免晋君,就如同免我一死。望您裁决!”
穆公大吃一惊,急忙问道:“夫人在宫里怎么样了?”
内侍答道:“夫人自从听说晋君被俘,便带着太子䓨、公子弘和公主简璧穿上丧服,徒步出宫,到了后园的高台上,建了一座茅屋,在此住下。台下堆放了几十层干柴,送餐饭的人踩着干柴上下高台。夫人吩咐:‘只等晋君入城,便在台上自杀。放火烧毁我的尸身,以此表明晋君和我的兄妹之情。’”
穆公心有余悸,感叹道:“亏得子桑劝我不要杀晋君。差一点就让夫人丧命了!”于是命令内侍脱去丧服,回去向穆姬传话:“我很快就会将晋侯送回晋国。”
穆姬听到不杀晋侯的承诺,这才带着太子回了宫。内侍跪下问她:“晋侯见利忘义,既背弃了主公的扶助之恩,又辜负了夫人的嘱托,现在被囚是自取其辱。夫人为什么还要如此哀痛?”
穆姬说:“我听说,仁厚有德之人,虽然对亲人有所怨恨,但是依然爱护亲人;虽然生气发怒,但是依然恪守礼仪。如果晋君死于秦国之手,我也同样有罪啊!”内侍听后,无不赞颂秦夫人的贤德。
改编自《东周列国志》、《左传》等,原创作品,持续推出,欢迎关注。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