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utopia)原意是“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为“空想的国家”。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在“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公众选举产生。托马斯·莫尔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由于乌托邦实行的是共&产主义制度,因此乌托邦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的代称。
反乌托邦(dystopia)来源自乌托邦(utopia)。它的希腊语前缀意指“坏的、不好的”。经济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于1868年在英国下议院前的演讲中最早使用dystopia一词。
反乌托邦是一种极端恶劣的假想社会。它的总体特征是,表面看来是公平有序、没有贫困和纷争的理想社会,实际是受到全方位管控,人的尊严和人性受到否定;而且内在却充斥着无法控制的各种弊病,如阶级矛盾、资源紧缺、犯罪、迫害、生态灾难等,是一个令人绝望的社会。反乌托邦社会的具体特征包括:
一、思想控制和强制同一化。清除异己,领导者用宣传对国民洗脑,把自己的体制说成理想社会,反抗者将被无情制裁;通过愚民政策完全遮蔽负面资讯,或者市民阶层将这些弊端视为理所当然并自然而然予以接受;剥夺表达的自由,将所谓对社会有害的出版物禁止或没收。
二、贫富两极分化和强制隔离。社会极端不公平,在社会承认的市民阶层以下,有不被当人的贫困阶级和贱民存在,事实上是贫富两极的社会。生活在社会体制内的市民阶级,由体制根据血统、DNA之类进行管控;而极端贫困者将被强制隔离。
三、人口管制。为强制进行人口调整,人们的家族计划、恋爱、性行为、妊娠、产子、儿童培养等都由社会管控。
反乌托邦出现在许多艺术作品中,尤其是设定在未来的故事,如人类科技的泛滥,物质上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但却掩饰着虚弱空洞的精神世界。常用于提醒人们注意现实世界中的有关环境、政治、经济、宗教、心理学、道德伦理、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被人忽略,社会就有可能变成反乌托邦。
反乌托邦来源于乌托邦,那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首先,它们的共同点是都不可行。乌托邦是由于太过美好而难以实现,而反乌托邦则因为太过恶劣而难以接受。前者是触摸不到的上限,后者是不愿接受的下限。
其次,反乌托邦对外呈现的形式都是乌托邦。没有一个领导会宣称自己建立的是泯灭人性的国家,就算是希特勒,他也会许诺牛奶和面包,宣称纳粹德国是伟大的、先进的和高效的理想社会。进一步的,反乌托邦的社会现状越是恶劣,领导给百姓画的饼就越大,就越像乌托邦。
最后,乌托邦都很容易变成反乌托邦。因为乌托邦是一个纸上空想出来的社会制度,没有考虑到的现实因素有很多,一旦生搬硬套,强制推行,就极有可能出现剥夺表达自由、反人性等各种问题,这样乌托邦就变成了反乌托邦。
历史上的很多乌托邦都变成了反乌托邦:如柏拉图的理想国,本意是建立一个圣贤领导,分工合作的理想社会,最后变成了极权统治和阶级社会的鼻祖;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本意是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国家,最后变成了天王们生活糜烂腐化、互相屠杀的社会;苏联的社&会主义,本意是建立一个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最后变成了斯大林的极权统治。
此外,乌托邦和反乌托邦背后的哲学思想是不同的。乌托邦是从若干理想的条件出发,推论出一个理想的社会。其背后的的认识论倾向于唯理论,即借助于理性直觉我们能获得有关理想社会的有效理论。反乌托邦通过展现表面上理想的社会出现的那些恐怖的、悲惨的现象,来揭露这些社会的虚假,给予我们启示。反乌托邦社会出现的这些现象都是基于经验的、人性的认识。因此,反乌托邦的作者的认识论倾向于经验论,即只相信“可观察的”、“经验上可检验的”事物,不承认存在不言而喻的真理,更不承认存在仅仅通过空想就能建立的理想社会。
关于国家或社会的本质,乌托邦的作者往往抱有美好的集体生活的幻想,倾向于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理解国家和社会,强调情感和传统的作用,关注人与群体的联系;但这种思想是与契约论相冲突的,契约论倾向于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国家,强调理性和利益交换,关注个人权利的保障。反乌托邦的作者则强调在恶劣的社会中,个人权利被剥夺这个现象。
反乌托邦的主要作品介绍
影视剧:《黑镜-1500万里程的价值》、《饥饿游戏》、《雪国列车》、《移动迷宫》、《攻壳机动队》等。
小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