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无心随笔
什么是古代的物候学?

什么是古代的物候学?

作者: AlleSpace | 来源:发表于2023-03-22 22:23 被阅读0次

    物候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其研究目的是认识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为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服务。

    物候学和气候学非常相似,它们都是观察一个地方四季变化的科学,但不同的是,气候学观察一个地方的温度、日照、降雨、风和云的变化,关注天气,而物候学则记录动物,植物的变种,关注生物。

    既然气候学可以用各种仪器测量温度、气压、湿度等元素,为什么还要物候学?事实上物候学和气候学是姐妹学科,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但物候学也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

    气象仪器可以准确地测量气候要素,但很难测量气候对农作物的确切影响。我们把过去一段时间的日平均气温加起来,就可以得到这段时间的累计气温、累计积、温度的温度。

    虽然积温数据可以比较不同时间段的冷暖差异,但积温要达到多少才能对动植物产生影响呢?这个问题超出了气候学的研究范围,所以我们需要物候学来对动植物进行直接观察。

    此外,由于古代缺乏测量气候要素的科学仪器,文字记录多为物候记录。因此,在回顾历史气候变化时,物候学有其独特的作用。

    中国现代物候学诞生于20世纪,但古人对物候学的认识要早得多。在民间,物候知识也深入人心。例如,在我国北方还有一首“九九歌”,描述冬天的数字“九”:1929年不开枪,3949走在冰上,5969沿河。看那杨柳,七十九条河开,八十九只鹅来,九十九加一,牛到处走。所谓的冰上行走、沿河看柳、河开、大雁来此,都是典型的物候现象。

    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有大量关于物候现象的记载,唐诗宋词就是典型的例子。王安石曾经写过一首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玉门关外还没有柳树,现在新疆天山南北都有柳树了,能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物候现象的变化。

    唐宋诗人对物候的记载,不仅包括植物,也包括动物。通过这些动物物候的记录,我们不仅可以还原诗人所描述的自然环境,还要分析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物候差异,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比如哪些地方在二月闻秭归,哪些地方在三月闻秭归,等等。

    当一些经文流传开来时,会逐渐被后人误传。王之涣的《凉州词》中,有一句“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后改为“黄河远上白云间”。意境虽美,但黄河与凉州实际上相距甚远,与实际情况脱节了。因此,面对古代文献中的物候记载,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鉴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是古代的物候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ibb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