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和第一天去高中报道是母亲送他去的,母亲向邻居借了一辆电动车拉着行李和床铺到中学报道。早上天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母亲便带了一个大单子怕下雨淋湿行李,一路上风迎面吹来,扑在少年黑黑的脸上,中考完的暑假里家和帮母亲在地里除草,便成了那般模样。“到了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和同学要多交流,不要整天不说话”“吃饭别省钱,吃饱才能好好学习”........母亲说了很多,风把每句话都吹的很长,就好像都是母亲哭着说出来的。
王家和家在农村,父亲在自己小时候外出打工的时候出意外去世了,家里只有他和母亲两个人。母亲集齐了中国劳动妇女的美好品德,终究抵不过现实的打磨,家里的生活一直过的紧紧巴巴。家和从小也就很懂事了,能干的活都帮着母亲干,他从来不跟母亲要什么玩具,他觉得那些都是无聊头顶的人才玩的。上了小学以后他就慢慢学会了做饭,每天下学回家,都会掐着母亲回家的时间把饭做好。当然学习是绝对不会落下的,母亲上过初中,知道读书意味着什么,对家和的学习相比其它的农村的父母就抓的紧一些了。母亲起初还没有发现家和不太愿意说话也常常低头走路,刚开始以为是偶尔的一个习惯,慢慢的就发现家和不太愿意和人说话,走路也低着头,在有人尤其是村里邻居的时候头下的更低了。母亲和家和说过好多次了,说的时候两个人交流的还是很顺利的,但是说完以后还是那个样子。虽然不太愿意说话但是在外面碰到长辈都会问好,老师和长辈眼里他很有礼貌,家和会和母亲说他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他的所有快乐和烦恼母亲都知道,母亲就不再说什么了,她觉得这个可能就是孩子一时的一个习惯或者烦恼,等长大了就会好了。
到了学校报完名以后母亲就走了,家和铺好床铺要出来转转的时候同宿舍的还在嘴里不停抱怨着他妈妈是不是把被套拿错了。他还是照常低着头在校园里走着,身旁不断有人穿过,他对这些不感兴趣,只在一些自己好奇的学校建筑和器材上很快的抬起头看一下,然后马上就又恢复低头的姿态。家和曾无数次的想象过高中的校园,他在初中的时候就听说过,高中一个年级的人数就和初中的全校人数一样,这个目前来说他还没感受到,但是宿舍的环境和红白相间的橡胶操场就是他曾在脑海里的样子。他明白,他要在这里进入大学,实现自己和母亲的愿望。
高中的生活比起初中还是很紧张,家和的学习基础好,所以学起来还是游刃有余的。他依旧保持着自己的习惯,一个时常低着头不愿多说话的有礼貌的学生,一个奇奇怪怪的同学。高一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些学生对他很是好奇,也有许多各种各样的笑声在家和的耳边断断续续的,甚至有一些耐不住性子的暴躁学生,搞了一些恶作剧企图激起家和的情绪。
家和仍然是自己一贯的风格,到高二的时候同班26个女生,有一半的人家和和她们没有说过话,其它说过话的也大都是到了不得不说的地步才挤出了几句话。
高三的时候学习的压力大了一些,大家都拿着一些课外书在空闲的时候读,算是一个放松。读书的爱好家和在初中的时候就有了,高三开始家和又喜欢上了读诗和写诗,所以在空闲的时候就常试着写一些想法和体会的诗。班里很多同学都在看课外书,所以有好的书大家都是互相传阅着看,家和也加入了这个传阅组织。
一天,家和拿到了一本路遥的人生,高书林离家去当记者的那个情节处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首小诗,家和没想到班里有人也喜欢写诗,上面的字迹写的小巧清秀,看样子应该是一个女生写的。家和一个星期读完了那本书,最后读完的那天晚上家和失眠了,枕头下压着他写的一首诗。第二天书转出去了,几天后看书的同学说书里夹着两首诗,写的都挺好。家和拿到的第二本书是悲惨世界,拿到书的时候他先大概的翻了一下,又有一首小诗,而且好像还是对应了他之前写的那一首,他反复读了好多遍,写的确实好。从此家和对于读书更加的热情了,每当他拿到一本书都会先去取那首诗歌,他明白肯定会有的,当他看完后也会放上自己写的一首诗。书已经看了差不多十本了,十首诗歌都是那个清秀的字迹,他明白,这些都是一个人写的。
从那之后书也是一直在读的,母亲发现家和走路不在低着头了,虽然没有挺胸抬头,但是相比以前好了很多,母亲觉得儿子长大了,好多事自己也想多了,也就不在问什么,这个也是家和唯一没有跟母亲提过的。班里的同学起初也很震惊,看到他只是抬起了头,话还是不愿意多说,就有淡下去了。家和甚至想认识那个写诗的人,他觉得,那一句句诗就像风一样往自己的心里钻,他想知道那些有灵魂的句子到底是出自那个纤细的手里。那时候班里的优秀作文都会在墙上展示,家和知道能够写出这样的诗的人她的作文绝对差不了,他到作文展示的地方仔细看过,有两个人的字迹和诗的字迹特别像,但是难以确定。家和不知道是谁,他在床上想过那个“诗人”的样子,他想过他们见面以后会聊些什么,会聊到理想,当然,最多的还是诗歌。
书一直在读,诗也一直在写,到高考一百天时由于时间紧张,他们这个地下读书会就解散了。家和不在读课外书了,他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写诗花的时间不多,所以还是偶尔会写几句,但他现在只能把那些诗放在自己的书桌里,他不知道应该和谁分享。有时他还会把那个“诗人”的诗默写下来,是的,那些句子家和早已记得清清楚楚,就像那个字迹一样。
高中拍毕业照那天,家和刚拍完正在收拾东西,他们就要回家了,后天就是高考。“王家和,那准备好了吗?”一个清秀的声音在他背后响起,他转过头第一眼看到的了一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看过了可以多看几遍呗,这本书送给你,上面还有我的签名呢,”女生笑着说。家和打开扉页,“李梦玉敬赠,”几个字让家和突然大脑空白,这个是他在作文里看到过的那个名字,他很想说,他早就想和她交流聊一聊了,多年的沉默让他此刻不知道该说什么。“谢谢,祝你考试顺利。”家和说完这几个字就走了,他实在不知道他应该说什么。
高考完当他拿起那本书的时候觉得那里面好像夹着什么东西,他之前放在书里的那些诗还有十几首新的字迹清秀的诗都夹在那本《平凡的世界》里,家和把那些诗一股脑全部看了好多遍,他现在很想出去外面放声大喊几声,怕母亲担心又压住了这个疯狂的念头。
录取信息出来以后大家都会去学校里拿自己的档案,办一些进入大学的交接手续。家和那天早上早早的就去了,他还买了一本《人生》,那是他当时在班里拿到的第一本书,他写的诗和那个“诗人“的诗他都放在了里面。他等到了那个“诗人”,以自己精心准备的语言把书送了出去。
“谢谢。我考到xxx大学了,你呢?”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问道,“我也在那个大学”家和努力的压住颤抖答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