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本位

作者: 乔木晨曦 | 来源:发表于2023-01-25 23:34 被阅读0次

    “官本位”是一种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

    官本位文化起源于战国时期思想家商鞅,然而官本位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恐怕是从宋代开始的,以后则愈演愈烈。

    从宋代称谓可见一斑,皇帝叫官家,丈夫叫官人,顾客叫客官,观众叫看官,几乎弄得无人不官。

    中国读书人热衷于当官,却既不在汉,也不在唐,而在宋。汉有投笔从戎,唐有挂冠而去,宋代官迷却如过江之鲫。视功名为浮名如柳永,最后也会求官。

    那么,官成为本位,为什么在宋?

    首先是宋代官员之多远胜前朝,其次是待遇之高也远胜前朝。俸禄丰厚且不说,受到祖宗家法保护,永无杀身之祸也让人羡慕。更重要的,是成为官员比以前更为容易,因为科举。

    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它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作用,是打破了门阀士族对仕途的垄断,彻底改变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不合理状态。从理论上讲,一个农家子弟只要肯读书,便有可能由布衣而卿相,顷刻之间改变个人和家族的命运,正所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但,真正实现这一梦想,却不在唐,而在宋。

    第一,考试内容变了。唐代进士科是要考诗赋的。这就不但要有天分,有才华,还要有修养,而大多数家境贫寒的士人很难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王安石变法以后,儒家经学成为官方唯一指定内容,大门终于向所有人敞开。

    第二,读书变得容易,因为印刷术。雕版印刷虽然是唐代发明的,大量印刷各类图书却是在宋。由于批量生产,书价降低,受惠者便是寒门,福建甚至出现了盗版的科考复习资料。

    第三,宋代科举录取人数极多,太宗淳化三年(992年)竟多达1300多人。即便经年累月屡试不中,也不至于就老死科场,因为可以按照太宗皇帝发明的“特奏名制”赐予科班出身。

    第四,宋代科举考试相对公平。正如《隋唐定局》一卷所说,唐代王公大臣和社会贤达是可以推荐人选的,叫“通榜公荐法”。腐败严重时,竟然暗箱操作内定名单。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赵宋官方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规定,包括:

    任何人不得推荐候选人;
    权要的子弟亲属参加考试必须公开申报;
    殿试实行誊录制,试卷另外誊写,不注姓名;
    在职官员单独考试。

    更重要的是,宋代进士待遇更高。唐代科举及第之后还要通过吏部组织的公务员考试,宋代则只要通过殿试便立即授予官职,叫“榜下即用”,又称“老虎班”。仁宗皇帝更是规定参加殿试的一律录取,只排名次,以免落榜生流离失所或无颜还乡。

    及第进士的前程更是远大。从真宗皇帝开始,这一身份便成为担任宰相的必备条件,就像汉初的宰相必须先有军功并且封侯。也就是说,汉是封侯拜相,宋是及第拜相。宋重文治,汉尚武功,已是昭然若揭,毋庸置疑。

    同样,宋代皇帝之尊重读书人,也可谓前越汉唐,后逾明清。从太祖和太宗开始,历代皇帝在殿试之时,往往亲临现场,甚至亲自阅卷。宣布进士排名时,皇帝和公卿都会行注目礼。状元从皇宫走到街头,更是万人空巷。当时有人评论说:即便收复了契丹夺去之地,也不会这样荣耀。

    更疯狂的是榜下捉婿。

    这也是宋代社会生活的一大奇观:每到放榜那天,京城的达官贵人和富商豪门就会倾巢出动,守候在新科进士走出皇宫的路上,从那些穿绿衣服的新贵们当中挑女婿。有些位高权重或者财大气粗的,甚至抓住一个就往家里拖。他们的女儿也坐在车里东张西望,看见中意的便让父亲去抢。正如王安石所说: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

    欧阳修,就是这样成为一位副宰相之女婿的。

    范仲淹则帮过晏殊的忙。他在殿试之前就向晏殊的夫人推荐了一个名叫富弼的秀才,富弼也果然中了状元,后来还成为宰相。这就叫榜前择婿,品位比榜下捉婿高。但,无论榜前还是榜下,看重的都是有没有仕途上的前程。

    这其实也是时代特征:汉代重军功,魏晋重门第,隋唐重勋爵,两宋重学历。不能金榜题名,就没有高官厚禄,反之亦然。正所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也不形成于汉,在宋。

    赵宋官家提高文官待遇,倡导读书做官论,由此在全社会形成了官本位的观念。

    这种风气虽然颇遭诟病。然而,学而优则仕,商而优则仕,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重“官”的社会。官本位的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官本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kjr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