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生家庭可能是有的人一辈子都不想提及的伤痛,这种创伤好像是无法剜出来刺,深深的扎在我们的内心......
我的原生家庭并不富裕,虽相处的磕磕绊绊,但一家四口也是和谐幸福。我很庆幸父母给了我满满的爱,支持我,鼓励我,永远是我坚强的后盾,那种内心的安全感是任何人都不能给我的。
但唯一我想说的,就是父母的相处模式,父亲不善言谈,家里的大事他做主,母亲善于沟通,家里琐碎的小事她做主,所以母亲是一个比较爱唠叨的人,尤其是在我小时候,总是为了钱为各种事情和父亲唠叨个没完,但父亲一般是沉默。
所以我从父母的身上看到了我影子,总喜欢在嘴上胜人一筹,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我一定要让对方听我的,吵架更是别想吵过我,但每每也是不欢而散,因为那个时候,我不懂也不知道怎么去相处,我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对方身上。
但我庆幸的是,我是一个愿意认识到自己问题的人,愿意通过阅读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其实原生家庭的创伤多半来源于我们的父母,和父母的相处模式,《原生家庭》这本书中,说到了七种问题父母,我们一起来看下:
1、为你好型
这种父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都是为你好”,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
有的是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有的是看别人家的孩子干什么,他也让自己的孩子干什么。
填志愿、找工作、找对象、生几个孩子.......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为你好,但是这样的爱真的太让人窒息了。
2、不称职型
没有做好当父亲或者母亲的准备,就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的;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却整天骂孩子不成器;没有给孩子陪伴,只提供物质基础;从不鼓励孩子,总是喜欢打击......就是不称职的父母。
3、掌控型
你所有的一切都要听我的,不管对还是错。这种父母一般是认知不够,冥顽不灵,他们会把掌控当作是爱孩子,通过掌控孩子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我有一位朋友,她都上大学了,买一件衣服应该买什么颜色都要征求母亲的想法,该留长头发还是短头发也要听听母亲的想法,就是这样的小事她都不能自己做主,所以我发现她做事不够坚定,没有主见,她已经被母亲掌控习惯了。
1、酗酒型
喝多了就发酒疯的父母也是很可怕的,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同时,更是对孩子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创伤。
2、身体虐待
我有一位朋友,父亲只是在小时候喜欢用暴力来教育他,留在他心里的创伤也非常大。
这位朋友是一个自卑、敏感、不善沟通的人,家庭条件不好的他,总想着如何出人头地,太渴望成功。父亲越是打骂,他就越是怨恨,别人越是看不起他,他越是想证明自己,毕业后在各个行业兜兜转转,没有任何成绩。
3、语言虐待
语言的杀伤力绝对不能小觑,“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在看看你”,“这点事都做不好,要你有什么用”,“你就行了吧,做什么事都做不好”......这样的声音熟悉吗?很多父母都是在用言语中伤孩子。
7、性虐待
社会上性虐待事件屡见不鲜,但大多都是继父性虐待自己的继女,但看了这本书,确实还是比较震撼的,亲生父亲也可以性侵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亲生母亲也可以性侵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毫无人性,毫无道德。
我们没有选择家庭的权利,但却可以选择如何去面对的权利,去认识原生家庭,敢于去面对原生家庭的创伤,可能是我们与这个世界和解最好的方式。
如何通过原生家庭来修复我们的性格缺陷,分享于你3个方法:
1、要敢于犯错,从试错中成长,从迭代中自信
错误是我们成长的唯一途径,想要成长,那就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内大胆试错,这样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更能减少在今后犯错的次数。
看重所犯的错误本身,而不是看重犯错后的结果。
2、终生学习,升级思维质量,打破惯性思维
为什么要终生学习,因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提升我们的认知,增加我们的见识,格局也会慢慢变大,如果你有大海的格局,就不会有小溪般的胸怀,你更会包容一些,以前看不透的事情,原谅不了的人,放不下的恨,可能随着时间慢慢地就放下了。
要不是因为阅读,我可能还只停留在自己的惯性思维中,用自己以前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掉入坑里出不来。
3、学会解读父母的行为模式,才能摆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负面影响
看看我们父母平常是怎么解决问题的,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的待人接物,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影子。
比如,我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父母总是为了钱吵个没完没了,所以我在钱上面是没有安全感,老想着要存很多的钱才会有安全感。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给你带来了太多的创伤,如果你不愿和原生家庭和解,你可能永远也无法走出伤痛,而这份伤痛也会影响自己的家庭,宽恕别人其实也是放过自己,放下过往你才能看见更多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