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老师,一辈子是躲不过读书的
读书也是需要一些契机的
尤其是那些不太容易理解,枯燥乏味,可是却很有用的书。比如教科书。
伪师说第一次好好读这本书还是在厂洼那个顶楼的小破屋里,那个没雪却死冷死冷的冬天。
语音部分读完马上就分不清音素音节语素了
硬着头皮读完一遍后,笔记比书还厚。
当年,这并不是唯一一本死啃下来的
同时看过的还有书加练习册一共八本《古代汉语》,从先秦到当代的文学史,语言学若干,美学若干,论文集若干。
那大概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自己去探索某一个全新领域,所幸,那是脑力和体力最好的年纪。
不论最初你是抱着各种目的啃下来的
书好好读过了,就一定会内化在你的灵魂里,就总有一天会用得到。
尽管,以当年的狼狈模样,我觉得我应该以后都不会再翻开看了~
不过,事实是还没等那两本书落上灰就又开始用了。
之后很长时间都是被我当做工具书来用的
连续几年都是跟牛津双解放在一起
那种感觉,就像是肌肤之亲,左右也只有第一次比较狼狈费劲,之后便越来越得心应手。
……好吧,我不该如此猥琐地形容业内可以被奉作圣经的书。
我想说的就是那些年,这本书我越翻越觉得有用,越用越了然该如何读
于是我又一度认为之后的时间中,这本书应该一直以工具书的姿态存在下去了。
然而事实就是,一些年后,我又把它当作教科书费劲巴拉地读了起来。
教科书跟工具书的差别就在于:工具书你查就好了;教科书你得尽你所能弄清楚每一个知识点,拓展之后再归类总结,读厚再读薄。
两句话的过程需要牺牲无数脑细胞。
那种感觉,就像是肌肤之亲,有点神秘感才有探索的意义和动力,否则就变成消耗体力与耐心的死磕。
…………好吧,我实在不该这么露骨地形容我是如何跟这本书天雷地火地打持久战。
我越读就越特么觉得这绝对是一匹披着书皮的狼,随便几页就虐得人渣渣都不剩。
此时我不敢妄自揣测,可以预见的就是之后的几年这本书又会在我的生活中换个身份继续存在,并且越来越重要。
还能比教科书更重要么?
当然能,比如从教科书变成讲义。
教科书与讲义的区别就是:教科书是知识输入供消化,讲义是内化后输出。
是真正考验老师专业度与能力的源材料,换句话说,那简直是我的直接赚钱工具,是不是重要到家了!
关于这本书几波几折终于关系到民生了,我还是要说,读来像肌肤之亲,能让人兴奋到痴狂,反复之后却有点虚……
好吧,现在我的状态是这样的
与人讲话时关注到的是对方何种方言,声韵发音是否正确,有无变调,趁对方讲话的时间完成成分划分逻辑归类病句诊断无声修改顺便再脑补个标点。
然而,关注点太跑偏,直接后果就是没注意人家说的是啥~
并且又处于一种随时会被排课的状态
所以才虚,心虚。
我的重点并不是我多么努力地啃书
而是经历了一个月不能回家的非人类培训后
就变成了这种德行。
书读百遍,其“异”自见。
做老师的辛苦与无奈,也是一个人自己的孤独与伟大。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边狼狈费劲虚,一边还死磕着老师这个职业,因为我必须不断地学习,无尽地学习,一次次挑战着自己对孤独的容忍度,一回回质疑着记忆与年龄的相关性,一遍遍地生啃着艰涩的理论到走火入魔,才能在走上讲台前安心一点~
这个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是天下最有意义的循环重复
是世间最享受的艰苦修行
是记忆中最骄傲的成就感
是生命里最无悔的任性。
艾玛……差点把自己写哭了,情绪够真切激昂正能量了
很好,保持这种情绪,明天去上课
困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