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位家长与幼儿园儿子的对话
场景一:昨天放学后孩子对家长说的第一句话,
孩子:“妈咪,明天我们要儿歌朗诵。”
妈咪:“哦,那你多读几遍。”
场景二:睡觉前,
孩子:“妈咪,明天我的衣服要换吗?”
妈咪:“不用,明天周五再穿一天。”
场景三:早上起床孩子照着镜子,
孩子:“妈咪,我就穿这件衣服啊?”
妈咪:“嗯!”
孩子:“老师说今天要穿的鲜艳点。”
家长:“够鲜艳了。”
孩子:“今天儿歌朗诵要录像的......”
家长:“我怎么生了个这么含蓄的儿子。”
案例中的儿子含蓄吗?我的眼中,更觉得母亲含蓄得不要不要的。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人际之间的任何言语和行为都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而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作为母亲也不仅仅是简单地听听,要读懂孩子语言中传递的信息。难就难在信息的传递不是通过语言本身直接表达,而是藏在语言的背后。
逐场景分解:
场景一、昨天放学
孩子:“妈咪,明天我们要儿歌朗诵。”
妈咪:“哦,那你多读几遍。”
解析:
1.孩子一天在幼儿会发生很多事情,放学见面说的第一句话往往是重要的。
2.儿歌朗诵不是每天的例行作业,是需要特别准备的,这是孩子向家长发出寻求关注或帮助的信号。
3.知道了1、2,家长可以多种回应:
(1)宝宝你太棒了!(我们都知道类似的选拔活动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参加的,要给孩子及时的鼓励和肯定)
(2)你准备好了吗?(关心孩子目前的准备情况)
(3)你需要妈咪和你一起做点什么吗?(主动参与孩子的世界,与孩子在一起准备)
4.本案中母亲的回应,大家可以去体会一下,似乎总感觉这位妈妈的情绪情感是抽身事外的。在时间上是及时回应了孩子,但在情感上对孩子的回馈是不足的,参与度也不够。
场景二、睡觉前
孩子:“妈咪,明天我的衣服要换吗?”
妈咪:“不用,明天周五再穿一天。”
解析:
1.细心的妈妈要敏锐觉察到孩子异于平常的言语。比如,本案中的孩子,如果平时不关心换不换衣服,今天突然关心了,那说明明天换衣服对孩子来说有特别的意义。
2.知道了1,家长可以多种回应:
(1)顺着孩子的问题说:你怎么想的?你明天想穿什么?(让孩子自己决定,教会孩子为自己的事情做主)听听孩子的想法并和孩子讨论穿什么的过程中,就是对孩子深度的了解和交流。
(2)问孩子为什么今天会关心明天穿什么呢?(这是进一步探寻原因)
3.本案中的母亲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将就多穿一天,少洗一件衣服)去回应的,没有从孩子的视角去思考孩子说的话的真正含义。这就是我们通常对所谓母爱的定义: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场景三、早上起床,孩子照着镜子说
孩子:“妈咪,我就穿这件衣服啊?”
妈咪:“嗯!”
孩子:“老师说今天要穿的鲜艳点。”
妈咪:“够鲜艳了。”
孩子:“今天儿歌朗诵要录像的......”
妈咪:“我怎么生了个这么含蓄的儿子。”
解析:
1.儿子照着镜子评论衣服,如果母亲足够敏感,会立刻联系到昨晚儿子也询问穿什么衣服。频繁提到同一件事情,进一步印证了今天穿什么有特别意义。
2.但被老妈“嗯”过去了。
3.儿子是可忍孰不可忍,最终忍无可忍,搬出老师的要求,这是在借老师之名表达自己的想法:亲娘,你儿今日出镜,好歹得光鲜一点!
经常会有家长带孩子来接受心理咨询,普通存在的问题是:孩子不和家长交流,尤其在青春期的孩子中是个普遍现象。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孩子交流的大门在早期是免费给家长开放的,但如果总是得不到家长相应的回应,孩子就会自动关上心门,并贴上封条:妈咪禁止入内,小狗可以!
亲子关系出问题,家长自己不变,仅仅是想通过心理咨询让孩子(尤其是低年龄的孩子,TA们完全没有自理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生存质量和状态完全依赖养育者,只能靠养育者提供的养育环境成长)在短时间内有重大改变,难度是很大的。
你想想,孩子一周见一次咨询师,一次50分钟,一周168个小时。让孩子用50分钟无害环境(在这里假设咨询师提供了足够好的成长环境)习得的力量去对抗167个小时的糟糕环境,对孩子容易吗?所以,当家长想为孩子寻求心理帮助的同时,要清楚自己更需要先接受心理帮助,通过自己的改变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好的养育环境,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小结一下:
1.要注意:孩子放学见面说的第一句话。
2.要注意:孩子突然关心起平常不关心的事情。
3.要注意:孩子反复频繁提及的人和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