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048647/f563e730ac1a505c.jpg)
直抒胸臆,往往是痛快淋漓的,情绪与情感一泄而出,人也由此而畅快了许多。但转念之,若愤懑如是,似乎不妥吧?又是否表达上的语言能力有限呢?
何况,胸臆是为内心深处的想法,具有个人的独特性——不表达不快,表达又少有理解,可又非表达不可!该怎么办呢?
我想,该是向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学艺。这样的顶级“学艺”该有时间,亦应投注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48647/a7aede261af76787.jpg)
鲁迅先生所处的生活时代,特别是创作《野草》的1924-1926年,是五四运动后北洋军阀段祺瑞统治的最黑暗最反动时期。人民的正义、正气、正声何以能够伸张?
在不能伸张正义、正气、正声的时代,鲁迅先生却公开报载地伸张了,这就是思想艺术、表达艺术、语言艺术有机统一的伟力!
我以为,在这思想艺术中,有需要我们汲取的思想能力的资源;在这表达艺术中,有造就我们表达方式与表达方法的富养;在这语言艺术中,有提升我们语言能力的强力支点,因而,不可不悉心求学,为我所能、为我所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48647/1b36ec44739a8ef0.jpg)
鲁迅先生称自己的《野草》“是废驰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这样的定位与定性,是极具象征意义的,更是极具思想与艺术价值的,语言表达也超乎了一般日常——若是我们自己,能够选择这样的语言来表达对黑暗统治社会的愤怒与反抗吗?
“废驰”即是(1)废弃懈怠——应施行而未实行。(2)荒废;衰败。如此用词,不是在进化论立场上对段祺瑞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最准确的写实与写真吗?
何为“地狱”?在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下,底层民众饥寒交迫,卖儿卖女;走投无路,自尽身亡。这样的社会,不就是人间地狱?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鲁迅先生以自己的《野草》而为被压迫在地狱中的民众所发出的深沉诅咒与反抗吼声,自然就是“废驰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
“废驰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既是对《野草》所产生的时代的形象说明,也是对产生《野草》的时代的愤怒抗争。这就是鲁迅先生“以形象而表达思想”的“一箭双雕”。
“我思故我在。”鲁迅先生以这样的思想、语言和表达艺术来象征自己的存在及所存在的时代,不是最值得我们思谋并学以致用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48647/0b124c9b2d81f6e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