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蝶懶鶯慵春過半》
宋代:蘇軾
蝶懶鶯慵春過半。
花落狂風,小院殘紅滿。
午醉未醒紅日晚,
黄昏簾幕無人卷。
雲鬢鬅鬆眉黛浅。
總是愁媒,欲訴誰消遣。
未信此情難系絆,
楊花猶有東風管。
蝶懶鶯慵春過半。 花落狂風,小院殘紅滿。 午醉未醒紅日晚, 黄昏簾幕無人卷。 雲鬢鬅鬆眉黛浅。 總是愁媒,欲訴誰消遣。 未信此情難系絆, 楊花猶有東風管。 镶嵌老蜜蜡老翡翠纯银手工蝴蝶戒指 墨影書 译文春光已消逝大半,蝴蝶懒得飞舞,黄莺也有此倦怠,风卷花落,残红满院。红日偏西,午醉未醒,光线渐暗,帘幕低垂,此情此景,使人感到情懒意慵,神倦魂销。
暮春景致处处皆能生愁懒于梳妆打扮,一切景物都成为愁的触媒,而又无人可以倾诉。煞拍宕开,谓此情将不会一无依托,杨花尚有东风来吹拂照管,难道自身连杨花也不如吗?
赏析苏轼词在豪放以外,也显婉约含羞,《蝶恋花》词中即写闺怨女子,缠绵动人。这首词以种种柔美的意象,塑造出一个多愁善感的伤春少女形象;以春意阑珊的景象,烘托出少女伤春的复杂心绪。
全词上阕由景及人,细致描摹出一幅残败寂寥的少女闺怨图,色调浓郁低沉。前三句写景,由蝴蝶、黄莺的慵懒,转入花落残红的寂寥,为下文写人作铺垫,奠定了哀怨凄楚的氛围。面对这“风雨送春归”、“无计留春住”的情景,心事重重的少女,不免触目伤情,倍添寂寥之感。
下阕直入,展开对人物外表与内心的描写,细腻地展现出主人公独居闺房之中的情形。写出了少女的消极伤感与天真大胆交织的矛盾心理,显得不同凡响,别具一格。
全词以种种柔美的意象,塑造出一个多愁善感的伤春少女形象;以春意阑珊的景象,烘托出少女伤春的复杂心绪,表达对妻子的怀念...
倾城君衔南枝,踏梦而来
欢喜,倾心
春风雅意,光阴知味
草绿衫同,四时长忆
突然明白,这世上所有水墨丹青、山遥水阔,都是为了铺垫这人间绝色。
如果和最心爱的人在一起,生是满目碧绿,看山绝色,看花倾城...
最美的时光不过是 :万籁俱静于心 ,良辰美景在旁 ,银鞍白马, 好鹿轻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