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包承,包容承受的意思。六二是阴爻居阴位,正当位,代表了最柔顺。上承九五之位,受到尊位的包容和保护。读至此,我们会联想到古装帝王剧中,善于逢迎拍马的小人得到皇帝的宠信,于是胡作非为,扰乱朝纲。
这里正好是“小人吉”,卑鄙的小人鸿运当头,所以他们是吉祥的。与之相对的是“大人”,大人否,也就是正人君子反倒不得吉祥,会受到小人的陷害。
最后说了一个“亨”,就是通达的意思。我们从维护正义来说,凭什么小人得道就是处处通达,心里愤愤不平。我觉得,从否卦的大趋势来看,这是说得通的。
否卦就是表明了大往小来这个趋势,在小人当道的情况下,君子如何去做?应该“否”一下。怎么“否”?韬光隐晦,这样才能保存实力,别看当时是处于弱的事态,等到最后反击的时候,邪不胜正,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亨”。
再说得明白一点,就是要懂得屈己,就是谦虚,走低调路线。《易经》里面只有“谦卦”是六爻皆吉,也就是人要懂得谦虚,低调做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让人得到吉祥。
我们也可以把“小人”这个词当做谦卑,俯下身子,这样再加上“吉”,正好验证了低调做人是吉祥的。那么相应的,我们把“大人”看成是高姿态,傲慢的样子,这样的结果是“否”。太高调了容易遭雷劈。
能把否卦演绎得最精彩的就是明朝徐阶老先生。严嵩当权,那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谁都搞不定他。有很多言官按捺不住正义的脾气,老是在朝堂上弹劾他,甚至要找他单挑,但最终都被严嵩陷害致死。这些人都是好样的,敢于跟恶势力做斗争。
但是徐阶老先生看得更远更清晰,他明白,最终目的是要搞垮严嵩。为了这个目的,时机来临之前必须隐忍,这就是典型的否卦状态。在这个大趋势下,徐老先生想尽一切办法赢得严嵩的信任,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孙女许配给严嵩的孙子。
成了亲家了,严嵩之子严世藩作为徐老的半个儿子,还经常不鸟徐老先生。动不动就对着徐老先生无礼一下下,这些徐老先生都忍了。你爹我都忍了,何况你这个当儿子的。
徐老先生顶住同僚的不理解和非议,忍受了政敌的种种屈辱,最终还是把严嵩给办了,这就是“亨”的结局。有时候壮烈的死去是勇敢,而屈辱的活着更是一种大勇。

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古代学子,《易经》是必修课。也可以说,个个都是易学大家,对于《易经》的道理早已谙熟于心,可真正用好的貌似凤毛麟角,究其原因到底在哪?我实在想不通,冥冥中,貌似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操控着这一切。
我们不说历史,说回到现实生活。《易经》之所以千年不衰,就在于她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不管朝代如何更迭,也不管人类社会如何进步,她的指导意义永远不过时。
对于这一爻,我们也可以想到处于创业中的艰难时期的好汉们。不管是创建公司,还是个人去北上广打工讨生活,这些都可以看做是创业。处于否卦时,也就是不走运时,那肯定是处境艰难,甚至有很多人还吃不饱饭。
按《易经》的指导,我们坚持信念,努力让自己谦卑下来。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于现实生活,都要谦卑下来。不去想那些歪门邪道,这是“小人”之道,最终会不“亨”。踏踏实实,用谦虚、诚信、实干的匠人精神逐渐赢得别人的信任,受到别人的认可。口碑有了,你的市场自然也就有了。
“大人否亨,不乱群也”。不当“大人”是态度上要谦卑,也就是“否”。“大人”也可以看做是德才兼备的人,有道德的君子,这样的人还很谦卑,对他来说最终的结果都是“亨”。
“不乱群也”,有道德的人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也知道坚持正道,不走邪路,不会被小人所迷惑,不乱与小人为伍,这是他处处能够通达的原因所在。
无吉也无凶,世上的事纵然有千难万难,《易经》总能指给你趋吉避凶的道路,就看我等如何活学活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