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读研是在称为山城的重庆。
那时既没钱,又没有多少生活阅历,本身性格又偏内向,所以生活圈子很窄。
记得那年初到重庆,生活和学习都是不习惯的。
天是成天阴的,许久见不到一个太阳,更别提蓝天白云了。
吃的除了米饭就是米饭,还是那种很差硬邦邦的米饭。
连带着上课的老师因为年龄大,个个都讲四川话,上课别说学好了,连听都听不懂。
那时还不懂这叫地域文化带来的文化和心理差异。
我们只用最直观的感觉来判断当初怎么会选这么个鬼地方。
所以我们几个聚在一起,聊的最多的就是抱怨加抱怨,怀念加怀念。
抱怨这个地方什么都不好,怀念我们老家如何如何好。
可能这是人的通病吧,身处的时候往往觉得不怎么好,离开的时候又觉得好遗憾。
离开一个熟悉的地方,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很多人的感觉都是相通的。
现在回忆起来,重庆的天气,重庆的饮食,重庆发生过的事情,也是带给我们快乐的。
02
因为成天下雨,重庆室外可以活动的体育项目很少,研究生又不像本科生人多,活动类型也多,可是天天呆屋里,人和天气一样都会发霉的。
当年我们杏园楼下有一个乓乓球台子,因为多少被挡住了,所以下雨也还是可以打。
于是每天吃完饭,很多人就会在那里打一会,我就是那时掌握了点皮毛。
我是不擅长创新的人,就算有人教我,我也一时半会学不会新招式。
不过我很擅长把会的练的炉火纯青。
我的接球功夫很好,别人怎么打我一般都接的住,而且很搞笑我每次接,都不怎么移步。
有一次一个不认识的男生就和我讲,居然有人不挪动位置还可以接的住球,我是杏园第一高手,你就是杏园第一推手。
我一直不爱运动,甚至有时候我都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学会了哪些项目,又是怎么学会的。
乒乓球我只会接球,发球和扣球都是最原始的手法。
排球我只会发球,工作后参加教职工排球赛,同事就只让我负责发球,发完了就闪到一边她们接,因为我发球极少失误。
参加教职工实心球比赛,我也不会标准手法,只会像扔东西一样扔出去,但是就是很远,拿了第一。
很多同事都说我看着弱不禁风的,扔这个力气好大,可我感觉这个不用费力气啊。
我不知道这叫不叫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
反正我会了就是只会这一点,从来也没长进过。
不过当年会的那一点乒乓球的皮毛,多少让我认识了一些人,也伴随我度过读研多数比较寂寞的日子。
毕业后,我就几乎没碰过乒乓球了。
有些东西果然只适合留在记忆中。
02
做学生,一般固定就几件事情。读书、生活、娱乐。
那时都是穷学生,不过不妨碍我们自己会找乐子。
因为研究生三个人住一间,学校又管理的不是特别严,所以我们都会买个电饭煲自己做饭。
那时学校的米饭是5毛钱管够,我们有时就多打一下回来做蛋炒饭。
我们用重庆的火锅底料下面条吃,再不就买只鸭子炖汤,山东籍的同学就买一堆馒头,叫改善生活。
更有一些情侣,做饭就更频繁,提前过上了两人世界的小日子。
后来研究生部长讲话批评我们说,很多同学专业学的不好,做饭的手艺倒是大有长进。
做饭还不是最有特色的。
最有特色的是,因为很多人都做饭,保险丝经常烧断,每次楼管都边抱怨边找线路接。
其他同学都抱怨,谁这么素质差,又把保险丝烧断了。
最搞笑是什么呢?
我们那时宿舍没有独立的卫生间,有一个公共卫生间。
很多学生都是十点多回来去那里洗漱洗澡。
也有一些勤奋的同学在那里敲文章。
然后一断电,没洗完的人想当然就很郁闷,更郁闷就是写论文的人,没来得及保存啊,心血啊。
所以每个人都大骂,世风日下,学生素质太差。
也不知道谁素质差呢?
后来搬到新宿舍,这个问题稍微缓解了一些。
03
我们那时,学业比较枯燥,为了打发寂寞的时间,还有一件事情是大家都喜欢做的,就是看电视。
楼管那里有一台电视,每晚去图书馆的、去实验室的回来都会聚集到那里看看。
记忆中那时有几部电视剧很受欢迎。
一个是古天乐主演的神雕侠侣,女生很爱看,因为古天乐是他们心中的偶像,也就是现在俗称的男神。
一个是黎姿演的《倚天屠龙记》男生很爱看,当然是因为黎姿。很多男生边看边夸黎姿好漂亮,要是中间放个广告出来一个不漂亮的,那个人肯定被骂惨了。
还有一部是李亚鹏主演的《笑傲江湖》,这是男女生都看的,不过不是因为那部电视剧,而因为那是金庸的小说。
这部电视剧总共好像40多集,很多人边看边骂,说毁了他们心中的《笑傲江湖》
但是骂完继续看,看了多久,就骂了多久。
也许现在很多人靠被骂和骂人去换取流量,搞懂他们是什么心理,就能解释当年这些同学的表现。
与之一起边骂边看,边看边骂的还有那年的世界杯足球赛。
决赛时,大家都搬个小凳子,坐在楼梯的台阶上,楼管把电视搬到外面看,因为屋里太小了。
这么多年过去,我们的男足似乎进展还是不是很大,而我们国家的人的表现和当年还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再现当年那种场景永远是过去式了。
04
工作成家后,想看电视,台多的是。
想看电影,随时可以看。
某部电视剧如果不愿等,可以在网上搜索剧情,看完了觉得没意思,就弃剧。
如果觉得有意思,也在网上看,因为快啊,不用等啊。
这个时代,很多东西越来越方便,但我们也越来越不愿等。
可是有些感觉却只能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发生。
比如看电影。
03年非典,学校被封,不能出去,可人总要学着打发时间。
那段时间,学校租书和租碟子的店大火。
我一个学生把电脑放到了我的宿舍保管,于是那段时间我们看了好多碟子。
有连续剧,那年开始流行看韩剧。
当年最火的《蓝色生死恋》,没看的人极少,听说赚了很多女生的眼泪。
我周围几个宿舍的女生,每晚饭后齐刷刷聚集到我宿舍开始追剧。
精力好的,就一直看,精力差的,中途就在我们宿舍咪一会。
那时还流行租恐怖片来看,像什么《异度空间》之类的。
一些男同学偶尔也会来凑热闹。
我一个师弟就很会恶作剧,每次放到最恐怖的地方,他就开始把灯一开一关,这个时候,女生往往被吓得尖叫。
而我师弟会再补上一句“刺激吗?要不来再来点刺激的。
每次这种时候的结果是每个女生回去都不敢睡觉,总觉得屋里藏了可怕的东西。
于是大家都不回自己的宿舍,都凑到一起熬到天亮。
可能是因为年轻,即使这样,第二天每个人还是很有精神。
那是一段颓废但有激情的日子。
毕业后,各奔东西。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曾经的岁月。
如今,我们挣扎在生活的一地鸡毛。
往事渐行渐远。
可不妨碍我们偶尔,偶尔,有那么一刹那,回首过去。
年轻真好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