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荣强
纵观人类历史,人类在所有生物当中表现得狂妄无比。可是对绝大部分的个人来讲,内心却充满了自卑。因此自卑从来都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和领域。心理学有一个理论——《自卑与超越》。这既是一本书的名字,也是一套很有价值的理论。上个世纪80年代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对我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它来自弗洛伊德的一位弟子阿德勒,也是奥地利的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自卑的根源究竟是什么?我们首先看下阿德勒是怎么讲的。他解释了三种深层次的根源,也就是人类超越不了的三大障碍。
第一个是生死。
谁也不能超越生死!你只要是人,你只要有生的那一天,就必然有死的那一天。而对于死亡的恐惧,就是自卑。古往今来,无数帝王将相、平民百姓,渴望求得灵丹妙药,能够让人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甚至长生不死,那只不过是对大自然规律感到不可抗拒,而又不甘心的幼稚之举。
大家也许看过《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这部戏的主题歌《向天再借五百年》,就表达了康熙皇帝壮志未酬,不忍撒手离世的无奈。歌曲最后还要重复高唱两遍——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但是,谁又能有这样的福分?一般人能活过100岁已经非常了得!
对于死亡的恐惧,一般人不大有体会,尤其是年轻人。年长以后会有更多的体会,身边的人开始陆续离世,而自己的身体也不如年轻时那么强健,所以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意思就是人到了50岁就开始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常常会感受到死亡的恐惧。
如果不考虑年龄,那么人在哪些情境当中容易感知生命的无奈或者死亡恐惧?有三种情境,一个是你身患重病,或者一场严重头痛发烧,让你卧床不起,整天不思茶饭,精神萎靡。这个时候,你会觉得活着不易。第二个情境是去参加亲友送别礼。前几天还活生生的人,转眼就阴阳相隔,烟消云散,你甚至会感觉生命的荒诞离奇。第三个情境是灾难现场,生离死别,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情。
当你在生活中体会这些的时候,在大自然的铁律面前,感到渺小、无助,深深的自卑——无论你多么有钱、有权、有地位、有思想、有能力,老天都将彻底把这些摧毁!
第二个是性别。
阿德勒认为让人类感到自卑的第二个深层次根源是性别。所有正常的人,都是单一性别的,没有谁是既男又女,或者不男不女的。在座的同学有这样的人吗?没有,我们都是正常的人。然而,正是这种所谓正常,又让我们感到不圆满。怎么才圆满?如果你是女人,你就应当嫁一个男人;如果你是一个男人,就应当娶一个女人做老婆。然后,将我们的身心结合,并生下孩子,延续生命。只有把我们的生命与另一个不同性别的人的生命融合,我们才会有圆满的人生。
因此,当我们迟迟找不到生命中的另一半,成了“剩男”、“剩女”的时候,我们就有被社会所抛弃的感觉,会显得很另类,当然也就很孤独、寂寞,以至于自卑。
第三个深层次的根源是个体。
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降生的时候都是单个的存在。偶尔也会发生连体婴儿事件。但是几乎所有的连体婴儿,父母都想把他们分开。
然而,我们人的存在,虽然单个存在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然而,人又是社会性的,我们又不能在社会中不跟任何人发生联系,离群索居。如果一个人不生存于与他人相联系的社会,你就只要变成野人,或者有社交恐惧症的心理疾病患者。
职业与工作是人与人发生联系的最佳方式,所以任何人都需要有一份工作。我记得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的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工作可以使人们免除三大痛苦:贫穷、烦恼与孤独。”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一份或者很多份工作,否则,你没有工作,就会有自卑感、孤独感,感到自己没有成就感,没有朋友,没有价值,与社会严重脱节!
结论只有一个:超越自卑!结论只有一个:超越自卑!
在阿德勒看来,自卑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他只是用自卑一词来描述一个事实,并且他指出,不仅所有人都是自卑的,而且自卑是每个人进步的动力源泉,甚至可以说,人类文明的进步,都是对自卑的超越。
确实如此,中华民族几千年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就是对自卑的不断超越,知耻而后勇,置之死地而后生,诸出此类的成语、俗语,都展现出中华民族在自知不如人的时候,如何忍辱负重,伺机东山再起,追求复兴之梦。
因此,我们不必害怕承认自己自卑,正视自卑,方可超越自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