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生本理论盛行一方。下文就是被其信徒奉为圭皋的操作模式。我向来对此持谨慎态度。今日闲来无事,喷几句,发发牢骚。
夸美纽斯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脚步”;郭思乐教授告诉我们:“这种教育方法就是——生本教育!”;我作为三十多年一直在教学一线的老师,觉得生本教育之道,就是我们幸福教书之路!
简评1.从上下文可以看到,夸美纽斯说“少教多学”的语境,是教师的“教”的内容脱离学生的精神生活,教学方式也是死记硬背、强行灌输,知识没有形成学生的个人经验,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是乱七八糟地堆积在“仓库”(头脑)里的死物。因为这样的灌输才导致“使学校“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但是,并非所有的“教”都是如此灌输,如果“教”能根据学科特点,按照儿童天性,激发学生兴趣,用科学方法引领学生去穿越,去体验,让知识进入认知循环,形成个人经验。这种“教”,除去卢梭以外,绝大多数教育家都认为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苏霍姆林斯基,就特别强调教师的“教”在智力生活中的作用。
2.因为教材、学生、教师本人的情况不同,“教”的多与少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所以,不可能成为判断教学好与坏的标准。否则,老祖宗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怎么解释?
3.夸美纽斯的话,显然针对的是“灌输”,但,“灌输”和“教”显然不能划等号。文章引用夸美纽斯的话,却有些断章取义。
4.夸美纽斯的下文:“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脚步”,“闲暇”的对立面是“有用劳动”,是几千年来阶级对立的产物。“闲暇”是为了满足自由教育(如奴隶主等统治阶级)的需求,强调的是理解的能力、欣赏的共鸣和观念的自由运用。这种教育没有机械训练,没有物质压力,教育目的是过为认知而认知的自给自足的闲暇生活。“闲暇”都反面是“劳动”,只是通过机械训练的方式来培养单纯的技能(如奴隶等被统治阶级),这一过程中,没有所谓的兴趣、愉悦、专注等精神的自由。所以,夸美纽斯说:没有“快乐”“坚实”的脚步。事实上,无论是夸美纽斯,还是杜威,还是苏霍姆林斯基,更不用说咱们的新课标,都强调“闲暇”与“劳动”的和谐统一,掌握技能成为习惯,同时,也使脑子得到自由,从事高级的思维活动。
教育理论指出:“在教学中我们要“以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主要依靠老师教转变为(在老师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生学!”我认为生本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调动学生!一个教师,没有三头六臂,更不是千手观音,班上有这么多学生,只要想办法把他们组织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那么这个班级就会潜力无限!老师要利用好学生资源,不要再“抱着金饭碗讨饭!”我这么多年在教育教学中就一直在探索,把生本理念真正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行动中!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简评:1.生本理论,其实就是儿童中心论。在当下的教育实践中,知识中心论确实还有一定的市场。所以,提出“生本”理论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其实,福禄培尔亲自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其游戏的教学方式也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儿童中心论”思想。最有影响力的是卢梭,他在《爱弥儿》中,大力提倡“儿童中心论”,并把大自然当做爱弥儿的导师。但却因为缺乏有效的组织机构而失败(对爱弥儿的教育很失败)。后来,杜威和苏霍姆林斯基都深受卢梭的“儿童中心论”的影响。但是,他们虽然强调儿童中心,但并不否定教师或知识的作用,而是特别主张学校提供合宜环境,教师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这是有效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否则,只依靠学生,不过是重复爱弥儿的悲剧。也就是说,杜威、苏氏等教育大家虽然强调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但是,他们并不忽略教师的作用,而是提倡和谐统一,各有其用。而生本理论从“知识中心”、“师本”而走向“生本”,实质上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2.教师有没有三头六臂,不能成为组织学生活动的根据。要不要组织活动,怎么组织,还要根据教材、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不能因为老师的能力不足,才采取活动。更重要的是,若要组织有效的活动,更需要老师的专业素质。
3.所谓积极性,大体是学生的兴趣、主动探究、自己解决问题等,但是,高品质的思维活动很多情况下,更需要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只有当个人无法解决的时候,才需要小组(集体)活动。一窝蜂似的讨论,看似热闹,真正的思维品质又提高了多少?
第一、教学重构,做好顶层设计,抓住根本!
根据教材,通过老师集体备课,课程整合、把要学的内容系统分解成几大模块,每个模块又分解成若干个小节,每个小节抓住“教学之根”,所有的教学设计围绕找根、培根、壮根展开。也就是抓住三点入手,具体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由此设置先学研究(即先学提纲)。先学研究要便于学生先学、好学,所以要做到简单、根本、开放。即设计起点要低,要求简单,形式开放。具体来说:“简单”就是重视基础和知识基本技能,“低入”让孩子们在学习时找到成就感,千万不能要求太高,一下子挖的很深,学生没法学;“根本”是核心,即重要的、有价值的知识或问题,要求抓住知识主线,找准教学重难点。理科学习注重学生的探究,文科学习注重学生的大量阅读;“开放”就是老师不要过多地预设,形成开放空间,容纳学生最广大的活动,让他们去发挥,要让学生在个性化的发展中展现出五彩纷呈的智慧才能;
简评:1.“简单”,其目的是易于接受。但是,简单也要有度,太简单了,引不起思维的热情,你问九年级孩子,一加一等于几?他需要思考吗?所以,不是“简单”这么简单,而是要“适中”,太难也不行,你问他相对论,他肯定一脸懵懂。只有“适中,”才能激发思维。怎么做到“适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新旧知识的比例保持在三比七,比较好。
2.“低入”,让学生找到成就感。事实上,成就感的来源,恰恰不是因为简单,相反,是因为自己克服了困难,从中看到自己的力量,感到到自己“驾驭”知识的自豪感。
3.“根本”,当然是对的。但是,如何把这“根本”变成具体的问题,语焉不详。苏霍姆林斯基早已经指出,要找到知识的交集点。内容太多,此处不多说。具体情况,请看苏氏“一纲”和“二纲”。
4.“开放”就是老师不要过多地预设。此处大谬,备课时,一定要足够多的预设,才能更好地应对课堂上的各种情况。这并不是要完全按照预设开进行。因为教学现场瞬息万变,再周详的预设也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注重现场生成,教师要保持开放状态。但是,“开放”的含义也绝不是放任学生自由散漫地活动,教师的指导才能让学生集中目标,专注努力。否则,放羊式的活动将会是多大的浪费?也就是说,此处的“开放”,对于老师来说,意味着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和每一个学生保持对话关系,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随时洞察学生的思维状况,能觉知哪一个学生在哪儿出现了困难,并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
5.文章最后的步骤,只是一般性的现象描述,泛泛而谈,不具有可操作性。
其他部分,有空再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