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初现,拥立秦王。
魏冉是秦宣太后的同母异父弟弟。宣太后嫁给秦惠王之后,她为了巩固自己的后宫地位,为自己的弟弟魏冉在秦国军中谋得一个职位,魏冉自此正式入仕。此后,魏冉的仕途似乎不错,不断被提拔。虽然这当中,离不开当时芈八子的前后打点,其实,与魏冉本身的能力也是有着很大的关系。
我们先来看一下当时秦国管理选拔的政策。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严格依据官员的功劳大小作为官员提拔的基本条件,即“秦用魏鞅计,制爵二十等,以战获首级者计而授爵,是以秦人每战胜老弱妇人皆死,计功赏至万余,天下谓之首功之国”。
这里指的制爵二十等从低到高分别为: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秦国通过这一政策,一方面创造了平民获得官级的通道,实现了从全国范围乃至国际范围内海选能战之士的目的。只要你能打,能割敌人的首级,原则上在秦国都是能够按照规则一步步高升的,不论你是秦国人还是他国人,无论你是平民还是贵族。
另一方面,这种选拔方式,也杜绝了战国时其他各国犯的错误:世世代代的贵族父死子承,朝堂上一直被几个大姓贵族掌权,这些贵族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无论从国事上、军事上还是外交方面,只要自己得到好处,不惜出卖国家的利益。同时,旧有的贵族集团经过几代之后,人才凋敝,只留下一群纨绔子弟,而以这些人为朝廷骨干的国家自然也是江河日下。最重要的是,当时除秦国外,其他各国虽然也有名将,但是基本都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这就是各国在人才选拔当中不能人尽其用和门阀派系造成的。往往有能力的人都成为了那些贵族或者权臣的门客,他们只效忠于自己的主人,能力再强基本上也都限定在派系之内。而这些问题,对于秦国来说是没有的。只要你有一个想当将军的理想,只要功夫好,砍头多,就能获得封官封爵,取得荣华富贵。但是你没有这些本事,出身再好,也难以破格提拔。
当然,这一切不是绝对的,也有例外。比如当时的公子市和公子悝都是破格封君,包括后来的应侯范睢也是破格任相。但是大体上来讲,在秦国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就算这些人获得了高官厚禄,也是要在实际当中,发挥作用才行。比如公子市多次到他国为人质,而应侯也为后来亲王排除异己,独揽大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总体上看,当时在秦国为官,是需要一定的真本事的。在这种选官制度的条件下,魏冉还可以在军中获得一席之地,可以看出他的水平还是很高的。人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历史上秦武王是一个好武的君主。在他在位期间,驱逐了张仪这个以三寸不烂之舌混生活的纵横家,将当时以勇力和军功闻名的官员放到自己的身边。这里面包括感甘茂、樗里子、魏冉、任鄙、乌获、孟说等人。魏冉能够持续得到重用和提拔,与他自身的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就这样,魏冉在官途上顺风顺水。
秦武王也算是秦国君主当中的奇葩,他不爱美人爱力士。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全都奉献给举重摔跤事业。他整天和那些勇武粗壮的武将混在一起,要么赤膊相博,要么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让自己的后宫佳丽空守闺房。直到这位体育爱好者死,也没能留下个儿子继承王位。秦武王是因为到周国举鼎被砸伤而亡,死的十分突然和蹊跷。他的突然死亡,使秦国王位出现了短暂的空缺,也呈现出一种无比尴尬的局面。首先,秦武王没有子嗣,没有自然合法继承人。其次,秦武王也没有留下遗嘱由谁来继承他的王位,这样也没有指定的继承人。第三,秦武王没儿子,也就没有孙子,而他似乎也没有同母的兄弟,这样新一代的继承者只能在他的同父异母兄弟当中选择了。而这样的兄弟可不少,究竟谁能上位,谁也不好说。按照常理来讲,最有发言权的是惠文后和武王后。一则他们是国君最为亲近的人,作为国王的家属,在政治上是具有话语权的。其次,武王时期他们有机会与群臣结交,与重臣形成紧密的政治共同体。第三,他们背后有着魏国的支持,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那秦国的命运真的能被她们左右么?
历史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在于他的不确定性和戏剧性。我们以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却出现了大反转。惠文后因为失去儿子,武王后因为失去老公而深深的陷入悲痛之中,她们没有意识到武王死后秦国王位出现的空档期,对秦国政局的影响,或是对于她们身份或者权威过于自信,总而言之,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武王的丧事和对造成武王死亡力士追究上。一方面可以看出她们缺少政治敏感性,另一方面她们没有政治斗争经验。她们犯了错,不代表别人也要犯错。芈八子在这个时刻,抓住了时机,利用楚国、赵国、燕国的国际实力和国内魏冉的军事权力,压倒性的将芈八子的儿子公子稷立为秦王。在这一个时期,明显可以看出秦惠文后集团与芈八子集团的谋略差距。但是更为愚蠢的是,惠文后在争夺王位落败后,还想再整旗鼓,拥立公子壮为秦王。此时,秦昭襄王无论是从名上还是从礼上,都已经成为公认的秦国国君,惠文后再搞政变工作,于情于理都是说不通的,也很难再得到已经重新分得奶酪的老臣的支持。但是她们还是做了。
这一时期的魏冉已经成为掌握实权的大将军,他与秦宣太后对惠文后的死灰复燃早就有着警惕。在秦昭襄王三年惠文后一党发起的叛乱,给魏冉清洗旧势力找到了口舌。他不经仅杀死了惠文后和公子壮,还将武王后逐回魏国,对所谓参与叛乱的乱臣贼子进行大清洗。这里面除了那些真的参与叛乱的人,估计也有不少魏冉的政敌,通过这一系列动作,使魏冉的地位得到巩固。我们反过来再看惠文后发动的政变也很蹊跷。在秦王职位空缺的时候她没有抓住机会,在秦王即位尚未稳定的时候她也没发动政变,当秦王根基已稳,秦国政局基本稳定的时候她们起事,显得不是那么合情合理。这里面较为有说服力的理由就是魏冉一方面通过高压政策给他们造成紧张的生存局面,另一方面放出所谓有利于造反的信号,诱导她们发难。惠文后集团较低的政治判断水平和上不得台面的谋略水平,终于导致她们再次落入到魏冉设下的圈套当中,但是这一次她们再也没有机会了。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这句话并不适用所有的情况。一次失败,可能是丢掉性命,一次失败也可能江山易主。有时候,真的不一定输得起。 自此,惠文后集团彻底被秦宣太后和魏冉联手铲除,秦国终于扫灭了了一切不稳定因素,可以静下心来发展国力,觊觎天下了。
但是,这一过程中也给秦国带来了不少的困扰。一方面是秦国老臣,以樗里子为代表,见到秦国朝堂如此血腥,他们已经失去了信心,几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混日子,很少再出谋出力了。另一方面秦昭襄王既看到了魏冉坚决果断的一面,也看到他弑杀冷酷,排除异己,有所图谋的一面,虽然魏冉具有拥立秦王大功,但是秦王似乎并不信任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魏冉并未能迅速登上秦国权力顶端,反而是樗里疾、向寿,以及孟尝君和楼缓等纷纷挡在了魏冉封相的道路上。秦昭襄王初期,最终还是动荡和不稳定的,各种势力左右着秦国未来的发展方向。那这一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而秦国的政局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我们稍后再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