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着急,先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

作者: 不辣的妈 | 来源:发表于2016-05-19 16:55 被阅读1889次

1.

一个无名校背景、无名气、无职位的大学副教授突然成了网红,与一般的网红不同,他不靠脸,不靠迎合读者的心理,只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干着喜欢的科研。

媒体这样描写他的日常:“常年剃光头只因嫌料理头发麻烦,放弃大房子选择蜗居只为离实验室更近一些,放弃评职称只求加快科研速度……”

如此以来,很多人开始蜂拥而至,对他倍加关注。从他的研究成果来看,他的成功不可复制;从他的人生轨迹来看,他的成功又是可以复制的。

在我看来,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就是秘诀。

2.

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阐释了同样的哲学。

喜欢跑步的人很多,跑的好的人也有很多,但几十年坚持跑马拉松的作家却少之又少。

作者专门花费了不短的时间,用一本书来讲述自己的跑步历程,足见其对跑步的喜欢,跑步对他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

作者在谈跑步时究竟在谈什么?大部分篇幅是在写自己进行训练、参加马拉松的过程,中间穿插着自己的一些感悟,还有对写作的一些看法。

一个人用长篇大论絮絮叨叨的谈论自己的跑步,多少给人的感觉中带着自恋和炫耀,但读起来的感觉又全然不是这样,跑步成了他的一种信仰,是让他走上不一样人生轨迹的一件利器。

当你跑步你在想什么?

跑步能带给你什么?

让你坚持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你还要继续坚持下去吗?

很显然,作者把跑步当成一项事业去做。

3.

村上春树为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受欢迎的作家?喜欢他的作品的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五,甚至更多。其实,不需要读那么多,仅仅看看他谈跑步就能看出很多。

从他对自己的人生的叙述中,可以知道,他的起步并不早,29岁才开始写作,如果没有29岁的开始,他有可能成为一个不错的商人。不过,转折就从那一刻开始。

他是个执拗的人,认定了的事就放下一切牵绊,着手去做。此后,他的生活变得更加简单,搬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写作、跑步。

这样看起来,他似乎是一个挺无聊的人。不过,就是这两件他喜欢的事,他坚持了下来,并且把他们做到了极致。

于是,他成功了。

4.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大道理,只不过是一个偏执的跑步爱好者的一些跑步经历和心得,却有一种力量,看得人热血沸腾。

不管你喜不喜欢跑步都无所谓,因为跑步就是一个代表性行动,完全可以由此引申到任何一件事上,不管是喜欢跑步,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沟通,喜欢赚钱,只要任何一件你认为有意义自己又喜欢的事情。

“害怕来不及”是现代生活中很多人的心理状态。二十多岁觉得再找对象就来不及了,三十多岁觉得再不成功就来不及了,四十多岁做什么都来不及了,五十多岁只有认命了。

于是,成功学变成畅销学问,人人趋之如骛。花了很多时间,听了很多演讲,学了很多方法,为什么成功的总是别人?

《猴子下山》是小时候耳熟能详的故事,现在的儿童故事里竟然还有。一个小猴子下山看到玉米,掰了玉米;看到桃子,扔了玉米;看到西瓜,扔了桃子;看到兔子,扔了西瓜;兔子跑了,空手而回。一句话:太贪心。

5.

如果还是不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里,还在迷茫,可以看看这本书。

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有几个字:喜欢、专注、坚持。

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想不成功都很难。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勤奋学习的锅巴猫:我觉得您说的很对,但是对于国内现实生活来说,喜欢一件事,并专注的把它做到极致,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当你专注的时候固然要放弃很多东西,那么生活以及其他方面就会失去平衡,即便最后会有很好的回报。
    勤奋学习的锅巴猫:@壹楊 仅仅是个人的观点。
  • 不着调菇凉:今晚刚看完这本书,之前听大多数人对这本书好评,我看了也是作者对跑步的记录和一些心得,但是看了你写的,想想,貌似真的是这样,对一件事情的专注。。
  • a6e084aaa7a3:持之以恒,精益求精!道理都明白,贵在落地实践。
  • Judy_番茄猪小妹:在事业上发挥匠人精神,踏实认真完成,同时培养些兴趣爱好也是非常必要的,若一方不尽如人意,还有其它支撑。
  • 她有刺:既然路是自己选的,便没有后悔二字可言

本文标题:别着急,先把喜欢的事做到极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wsg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