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舒婷的那首《致橡树》,因为她主张一种“旗鼓相当”的爱情。
大概就是现在流行的一句:“最好的婚姻不是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而是我们势均力敌,你很好,我也不差。”️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这就是表明了一种女性不愿意成为男人附属品存在的决心。反对“拜金主义”,物质至上以此来提高自己身价的理念。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表明不愿意做一个单一浅薄的女子只知道吹捧取悦对方,不愿意做那鸟笼中的金丝雀。站在对方的角度看,一开始可能觉得整天有人在耳边“说好话”很好听,但时间长了以后肯定是觉得非常单一无趣的。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这就表明要追求爱情中的平等,不仅是人格的平等,还是责任的平等。并没有因为性别觉得谁天生应该成为谁的附属品,而是两个独立的相亲的灵魂。
并没有觉得生为一个女性就应该天生弱小,这不过是世俗的眼光罢了。遇到困难危险,这个女子愿意与对方一起承担,风雨同舟,不离不弃。而不是认为男人天生应该刚强,女人天生应该柔弱。因为女人也可以有刚强的一面,男人也可以有柔弱的一面。两个人相依相偎,应该是互相取暖,互相做彼此的避风港。
与对方荣辱与共,与对方生死相依。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这就是说不仅与对方相守相依荣辱与共,不仅爱对方光鲜亮丽的表面,而是也能接受他们不好的一面。如果说恋爱总是给对方看自己好的一面的话,那么相依相守就会暴露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了。如果是真爱,应该爱的是对方的全部,否则爱的只是你对对方美好的幻想罢了,那不是真爱。
那样,就不能坚守住平淡了。
吸猫当今流行问“爱情和面包应该选择哪个的时候”,似乎总觉得答案只有选择其一。
其实我觉得最好的答案应该是“如果你们真的相爱,你就不会问爱情和面包你要哪个?而是应该珍惜与对方的缘分,然后去努力争取面包。”
这两者都是重要的。如果只有“爱情”没有“面包”,你们以地为床,以天为被吗?连基本的生活所需都没有,别说是负担一个孩子的教育供养,连自己的生活都过不下去。这样的爱情能长久吗?
如果只想要“面包”舍弃“爱情”,您就孤独终老吧。虽然有些人老是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把“孤独终老”挂在嘴上。不过你即便是年轻的时候还可以精力值旺盛地埋头于工作,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有孤寂之感。那随着岁数渐长,看着人家灯火团圆的时候,或许孤寂感会越加浓烈吧。老来无人伴,膝下无子,终究是有些凄凉的。
或许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本身只带着一半的灵魂,来这世间是来寻找另一半相契合的灵魂的。也或许是找那三生石上的前世今生。就像那句:“每一只蝴蝶都是花的灵魂,回来寻找着前生。”
网友评论
传说舒婷自己说过:《致橡树》收进中学语文课本已有十来年了。每年有多少语文教师,跟孩子们讨论橡树和木棉。有没有人意识到木棉在南方,橡树却生长在朔雪之乡?事实上,它们永远不可能终生相依。
只是这种爱情是她写出的一种理想,至于有没有,这是因人而异的。
当然,这涉及对爱情本质的理解了,我有些太“理想化”。
。。“我长得这么强壮有什么用呢?”一棵孤独地生长了两百年的橡树问,它正遭受着严寒和狂风的打击。“为什么我要毫无用处地站在这里?我的根扎在岩石的缝隙里,没有野兽能躺卧在我的树荫下,鸟儿也在我脚下很远的地方鸣叫,它们很少在我的枝叶间栖息,我成了风暴侵袭的目标,它们试图将我扭曲、撕裂,我的果实也并不美味,对我来说,成为一个蘑菇,被穷人采摘后放在餐桌上,要比成为一棵一无是处的百年橡树好得多。”
。。就在它这样抱怨的时候,一把斧子砍向它的根部。它悲哀地死去了,在倒下的同时它还在说着:“我毫无用处、令人厌倦地活了许多年。”
。。不久以后,那棵橡树的树干和树根被制成了一艘大船的肘板,载着国旗环游世界。它的另一部分被制成了商船的龙骨和肋骨,它以前抵御的是山上的风暴,现在则同样要与海上的狂风巨浪进行对抗。它其余的部分被制成了地板、壁板、画框或是供老人坐的椅子。因此,这棵死去的树并未走到生命的终点,而是来到了生命的起点。它周游了世界,它成为庙宇和人们住所的部分,它成为孩子们柔软的鞋底和老人们的拐棍,它被做成了摇篮,它倚在炉角,在摇曳的火光中,内心安详地听着屋外那些曾经在它古老的山中岁月里肆虐的、不知疲倦的暴风雨的吼叫。正是早年间的挣扎和磨炼,才使它能够长得强壮、坚固、纹理漂亮,即有实用性,也有装饰性。
不过爱情里确实付出应该是相对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