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88期“高考专题”专题活动。
换位思考,才是沟通的基础。
古希伯来有一个国王叫所罗门,他是个令后世敬仰的“有道明君”,关于他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一次,有一对老夫妇闯进来。老大爷讲他想要离家,所罗门问:“为什么?”老翁讲了很多理由。所罗门边听边点头,最后说:“是的,你是对的。”话音未落,老妇人强烈反对,说绝对不同意。所罗门问她理由,她的“理由”比老翁的还要充足。
所罗门同样边听边点头,最后说:“是的,你是对的,你们不应该分开。”国王身边的大臣见国王如此断案,忍不住站出来反对说:“大王,你不应该这样断案,你这样断案是不对的。”所罗门同样边听边点头,最后说:“不但他们是对的,你们也是对的,确实没有如此断案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换位思考”才有共情。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要把自己设想成别人,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多时候甚至需要暂时抛开自己的切身利益,去满足别人的利益。其实,利益在很多时候是互相关联的,你能考虑别人的利益,别人也会考虑你的利益。
在西方,所罗门王被视为智慧的象征,他在断案时,不仅用心地倾听,而且在听的同时把自己想象成对方,所以他理解对方。
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理解力的。一个人只有具备习惯于换位思考的素质,具有过人的理解力才能去理解平时所无法理解的东西。而对方也才感觉到自己被尊重了。这样,人家才愿意与你交流与沟通。
换位思考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移情”,去“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以别人的心境来思考问题。当然这样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有时我们以为别人遇到了痛苦的事,我们就该安慰他,以为这样会抚平别人的创伤。而实际情况却不一定那么简单。
有的朋友失业了,你对他说没事,先好好休息,好好玩,慢慢再找工作。
事怕翻身调个儿,如果这件不幸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家里困窘,心里压力特别大,很难受,要积极想办法。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很想帮助别人,但是帮助别人只有好心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体谅别人的能力。即使安慰也是需要技巧的。有时我们太急着给予我们的观念、判断和看法,却忘了输送真正的温暖;太急于知道自己想知道的,却忘了别人的伤口还没好。
换位思考不但需要转换思维模式,还需要一点好奇心来探求他人的内心世界。
换位思考就要做到设身处地。真正的换位思考必然是一个“移情”的过程,要从内心深处站到他人的立场上去,要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他人。但不幸的是,许多人的换位思考却缺少了“移情”这一个根本要素。他们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别人的想法及感受,这是不够的。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它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
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难免会把别人所遇到的很严重的问题,看得如此地轻巧。因此,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可以使我们更理解人、宽容人,从而有助于更好地沟通和合作。当我们与人交谈时,利用换位思考,可以收到很好的交际效果。
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关怀和帮助。所以,站在对方角度,找到对方需要关心之处是交际中一个永远受欢迎的话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29346137/75db0a591c05c05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