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金山中学 陈蕾
“思考金三角”是2017年我参加王瑀老师的工作坊时习得的教学方法,虽然感触很深,但对其本质的把握还是有一些不清晰的地方。这一次通过录像,有幸真正走进王老师与学生的课堂,便对其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与理解。
“思考金三角”(图片转自“王者之声”)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取得并自己组织构建的,而非仅仅传递、复制与记忆。教师就是要通过学生的思考碰撞将那些信息转化为思想,提升能力,最终形成素养。在“思考金三角”里,启动思考是学生学习第一步。对政治学科而言,要启发思考,首先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所以,我常常想的是要创设能引发多元思考的真实情境,去激活思考。
《地图图例设计家》这节课给了我新的启发。王老师在启发思考的部分设计了三道选择,让学生“猜猜看,这个符号在地图上代表什么?”三个图例符号,学生利用反馈器作答,正确率从高到低,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思考力都在不断增强,也为后半部分“设计图例”的“扩展、转化、再应用”做了很好的铺垫。
王博士在《一个聚焦思考力提升的教学法》里提到:杜威认为“好奇心和思考素材的取得息息相关,而联想则关系到思考的弹性以及力量,所以,是活动的顺序安排,而不是活动本身的知识,和形成连贯的思考力量有关。”在杜威的观点里,我意识到,思考力的养成,不仅是情境,还需要注重活动的顺序安排。王老师的三道选择都是有标准答案的题目,但因为顺序被前置到了课的开始,所以成为了启动思考的工具。而如果放置课堂教学之后,则就变成了检测反馈之用。当然,王老师精心设计的三道选择,也并不适合放到最后,因为她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思考,所以选用的后两个图例就让人云里雾里、看得不明白,从而让学生理解“什么才是好图例”。
“改变顺序,启动思考”,这个新的认知让我对曾经教学的“通货膨胀”板块,有了新的想法。
过去在这个板块教学时,我一般是先进行教学, 理解“通货膨胀的定义、表现”,然后让学生分析“政府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而在这个板块结束时,我通常会抛出下面这个问题来打破认知平衡。
面对通货膨胀,理性的消费者将( )。
A.减少当期消费,增加储蓄
B.增加当期消费,减少储蓄
C.保持原有消费、储蓄比例不变
D.同时增加消费和储蓄
E.只购买生活必需品,不再购买耐用消费品
由于学生还停留在前面讨论的政府措施里,而没有注意到这个题目里已经更换的主体“消费者”,所以常常会犯错。而这样的犯错虽然也打破认知平衡,但却好像并无异于前面那段教学的总结与提升。
那如果把这个问题设置到教学之前呢?这个问题显然要比“政府措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与体验。虽然这是封闭型的标准选择题,但却会在一开始一开始产生的迷思,应该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启动思考。当这个讨论结束后,再回到“政府应该如何面对通货膨胀”的问题上,学生就会更清晰地意识到政府作用的重要性,也为后面理解“财政能够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细细看王老师的这节课,还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改变顺序,启动思考”,确实为我的教学设计打开了另一扇窗,更深入地理解如何让学生学习如何思考“得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