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墨海每天写1000字日更大挑战
古文观止 || 季札观周乐(九)

古文观止 || 季札观周乐(九)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4-01-11 12:33 被阅读0次

昨天我们欣赏了《魏风》,对于《魏风》,季札的预言又一次的得到验证。

季札说,魏国将要出现一位贤明的君主,而战国初期魏国的开国国君魏文侯即是一位明主。

在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他重视人才,革新变法,魏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初期的中原霸主。

我们接着欣赏:

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

接下来,鲁国的乐工为他演奏《唐风》。

唐是晋国的前身,初始国君为唐叔虞,姬姓,名虞,字子于,岐周人,西周晋国始祖,武王姬发之子。

当唐传到唐叔虞儿子燮父时,因境内有晋水,故改国名为晋,包括今山西汾水流域一带地方。

唐叔虞是三晋文化的创始人,而唐国的领地就是唐尧的故地,因为尧帝的地盘先在陶,后在唐,所以尧帝又称陶唐氏。而唐风就是晋国的诗文。

所以,季札说:“思虑深远啊!大概是帝尧的后代吧!如果不是这样,忧思为什么会这样深远呢?如果不是有美德者的后代,谁能像这样呢?”

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

接下来,鲁国的乐工为他演奏《陈风》。《陈风》也是《诗经》中的风,共十篇。

听完《陈风》,季札说:“国家没有主人,难道能够长久吗?”再歌唱《郐风》以下的乐歌,季札就不作评论了。

陈国,建于前1046年,周朝的诸侯国,国君是妫姓,是虞舜后裔。

周武王将长女太姬嫁给了妫满,并封之于陈之株野,后迁都陈之宛丘,陈国自此建立。

陈国当时处于中原地区,西周时期,陈国国力还算强盛,虽比不上春秋五霸的实力,但也算是当时比较有影响的诸侯国之一。

然而到了春秋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周天子权势的衰落,各国之间冲突不断,陈国的劣势便显现出来。

陈国身处中原地带,周边是强大到晋国和楚国,所以陈国不得以在大国间周旋,左右逢源,夹缝中生存。

春秋后期,吴国崛起,陈国又臣服于吴国。到后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攻灭吴国,陈国失去了靠山,最后在公元前478年被楚国所灭。

如果说春秋时期哪个国家比较悲催,陈国首当其冲,因为陈国存在的500多年的时间里,竟然被楚国三次灭国。

陈国的第一次灭国,要追溯到陈灵公时期,之前我们在《驹支不屈于晋》中聊过一个绝色的女人,她就是号称了“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的夏姬。

因陈灵公荒淫无道,与陈国的两个大夫三人一起与夏姬通奸,夏姬的儿子夏徵舒不堪其辱,怒杀陈灵公,自立为王。而陈国太子逃到了晋国。

楚国得知陈国国君被弑杀,便联合诸侯讨伐陈国灭了夏徵舒,公元前598年,楚国灭了陈国,将陈国化为楚国的一个县。

次年,楚国“乃复封陈”,从晋国接回太子,扶其上位,是为陈成公。

此时的陈国虽说迅速复国,但也标志着完全失去其独立的地位,此后百余年都是以楚国的附属国而存在。

陈国的第二灭国是在陈哀公时期,陈哀公有四个儿子,他立长子师为太子,并将宠爱的小儿子公子留托付给其弟公子招。

然公子招绝非善类,趁陈哀公生病期间,他杀了太子师,并立公子留为太子。

得此消息,哀公大怒,要诛杀公子招。然公子招也不甘示弱,发兵包围了哀公。被困的哀公无力抵抗,便自缢而亡。公子招遂立公子留为陈国国君。

楚灵王得知陈国内乱的消息后,便派自己的弟弟弃疾发兵讨伐陈国,公子留逃亡到了郑国,陈国被灭,再次沦为楚国的一个县。

公元前528年,楚灵王去世,弃疾被拥立为君,是为楚平王。

楚平王为稳定国内外政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于是陈国再次复国,立太子师之子吴为陈侯,是为陈惠公,使得陈国得以苟延残喘。

陈怀公时期,此时东南地区的吴国日渐强盛,开始与楚国叫板,一决高下,并将楚国打得节节败退。

在强吴的威胁下,陈国无奈倒戈,依附于吴国,后楚国国力恢复,陈国又转而依附了楚国。

陈国在楚、吴两国之间摇摆不定,已沦为两国争夺的焦点。

终于,在公元前478年,楚惠王亲自带兵讨伐陈国,杀了陈湣公,陈国彻底灭亡。

季札说这句话的时候,正是陈哀公在位期间,哀公被他的弟弟逼得自杀,随后楚国趁着陈国内乱灭了陈国。

这些事情发生在季札发表评论的十年后,而季札的预言又一次应验了,可见其超乎常人的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预见性。

再接下来演奏的是《郐风》,不过自这首歌开始,季札便不再做评论了。

至此,《诗经》中的15国风,我们已经欣赏完了,明天开始欣赏《诗经》中的雅。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季札观乐并译

    季札观乐 作者:周.左丘明 译析:石宏博 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

  • 季札观周乐

    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之由来,上溯久远,而以周礼最为广为人知。 春秋时期,周礼崩而未坏,各国或多或少传承一...

  • 季札观周乐

    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国公子季札北上,访问了鲁齐郑卫等国。鲁国是传统文化根基深厚的国家,周朝的典籍文物乐舞...

  • 读《古文观止》之季札观周乐

    今日读了《季札观周乐》一文,感慨颇多。 这世上的事情,真如地覆天翻,此一时,彼一时也!季...

  • 日记

    2020.11.20.星期五.晴 从《季札观周乐》中认识了季札,吴王寿梦的小儿子。 始读此篇时晦涩难懂,稍明白大意...

  • 季札观周乐(二)

    《古文观止》第二八篇 有友学书 甚努力 于字有悟 执笔不辍 至交子时方归

  • 季札观乐

    “喂喂喂,观众朋友们晚上好!这里是张大帅在前方现场为大家带来独家报道!” 吴国的公子季札来到鲁国,请求观赏周乐,于...

  • 礼尚往来——《古文观止》读书笔记15

    本周阅读《晏子不死君难》和《季札观周乐》20200406 曾经教过一篇课文,叫《晏子使楚》。故事讲的是晏子出使楚国...

  • 《季札观周乐》:节有度,守有序

    音乐最能勾起人的情绪,在古代,音乐是一个国家气质的象征。 比如这篇文章里,季札听到各国音乐,指出他们国家人民的想法...

  • 论语成语故事37:斐然成章

    【成语故事】 季札聘问鲁国,请求观赏周乐。 乐师唱《周南》、《召南》,他评说:“美哉!周朝的教化开始了。” 乐师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观止 || 季札观周乐(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et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