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知道你要走
我们一句话也没有说
当午夜的钟声敲痛离别的心门
却打不开你深深的沉默
那一天送你送到最后
我们一句话也没有留
当拥挤的月台挤痛送别的人们
却挤不掉我深深的离愁
这首《祝你一路顺风》是吴奇隆送陈志明当兵所写,很好的表达出了人们对送别的离愁情绪。
而我们的送别更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或许只有我们才懂吧。
要远行了,聚散本是平常事,将眼泪留给更大的悲哀吧。
这是我在去年九月发的一个朋友圈动态。
当时的我还在新疆,心情无比的承重。总是想着什么时候能够回到杭州,最后看看即将要告别军营的战友。
军营里总是有一句话说得特别的好: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短短的九个字却充分的表达出战友之间的情谊与不舍。
我还深深的记得,那个一四年的十二月,当时的天气寒气逼人。但也是我们这一批服役两年的战友告别军营回到地方,从此在军营里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也不能像往常一样一起五点半起床穿上跑步服跑步、一起撑着俯卧撑满头大汗才能结束。
都说好男人志在四方,要敢于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拼搏向上。
而我与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便是参军梦。
我很骄傲,能够成为中国的一名军人。在自己最青春的年纪,选择服役。不敢说是保家卫国,光宗耀祖,但绝对是想挑战、磨练自己,让自己成为社会上更有用的人。
军营真的是一个名牌的大学,在里面或许学不到你想学的书本知识,但是它却会让你懂得什么是服从、责任、团队、勇敢、荣誉,教会你在任何恶劣的环境里生存。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拥有着同样发型的我们,必定是今后并肩作战的战友。
我们在这里不分家乡、不分家庭环境,不分知识学历,唯一相比较的就是我们训练科目的成绩。
1 2 3 4 撕心裂肺的呼号声往往能让人有着一股激情,就像有着一股莽荒之力即将爆发。
那个时候的我们也常会被老兵给欺负,叫你干这干那的。心情非常的不爽,但是也没有办法,谁叫他老兵了。
俗话说:新兵下连,老兵过年。老兵退伍,新兵跳舞。
现在想想这句话,是多么的矛盾啊。新兵下来了,老兵其实也要做好传帮带的带头作用,老兵退伍了,新兵同志们也是那么的伤感。
毕竟相处了两年的时光,一起摸爬滚打、一起日晒雨淋、一起偷吃外卖。正所谓患难见真情,即使走了,心里都会有一块属于他们的地方。
军营的残酷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有的认为是训练强度、
有的认为是班长的严厉
有的认为是领导对你不关心
而我则认为是来了走,走了来
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军营的茶话会,其实也是一个传统的退伍仪式。
不管是我新兵入伍,还是接别人入伍。总是怀着激动、开心的心情,又有新战友可以认识了。可是每次这样想想不到一年,却又有人要离开。
他们离开军营在社会上开始一段新的征程,会把军营里学到的知识用到社会上,成为社会上可用之人。但是战友们啊,我们挺想你们的。
我们在军营不可能呆一辈子,始终是要出社会的。这个主要是看个人的想法,有的是想入伍锻炼、入党、立功、考学。这些都是在军营里面可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的。所以有的人在军营呆了二十多年,有的人只选择呆两年。毕竟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目标想法。
我服役五年,也接新兵下连四次,也欢送老兵退伍八次。因为后来改革退伍时间是九月和十二月,所以退伍送的比较多。
最后一次欢送老兵退伍,其实也是欢送我自己。
我是一七年十一月从新疆返回,十二月回来参加退伍仪式。
这一次的退伍仪式显得格外的凄凉,因为任务原因大分部的人都不在连队,就留下了留守人员给我们一起举办退伍仪式。但是不管怎么样,还是要谢谢他们,陪我们走了一段最后的军旅旅程。
之所以说凄凉,不仅仅是因为人不在,更重要的是这次退伍居然就我们五个人,估计是我送过人数最少的一次吧。
军营里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只要欢送退伍军人就会拿出大音响,放一首《驼铃》。
这首歌我相信当兵的应该都听过,每次放起这个歌的时候,战友们就会相互拥抱,哭泣起来。
明明说好不哭的,但是眼泪还是情不自禁的留下来。
最后的拥抱、最后的祝福、最后的敬礼、最后一次穿上军装。
明天的我们就要背上背囊登上火车,返回家乡,开始一段属于我们新的征程。
战友们,不要哭。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不仅仅只生活在军营,更重要的是我们生活在对方的心里,永不忘记。
每一次的离别,都会为下一次的重聚加深情感,想到最初的回忆。
此时此刻的他们,正穿着笔挺的军装。整齐划一的站在火车人行道。
当我听见火车的轰鸣声,火车开始缓缓的在轨道上行驶。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敬礼,此时的战友们动作干脆利落。
朝着我们敬了最后一个军礼。
再见了,我的战友。
再见了,我的连队。
我永远不会忘记连队墙上的那句话:
脑子里永远有任务
眼睛里永远有敌人
胸腔里永远有激情
肩膀上永远有责任
网友评论
敬礼!
我坚信:步入社会,进入新的岗位,你也一定可以变得一样优秀。加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