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心情随笔随笔-生活工作点滴
我,90后,每天都生活在被社交障碍支配的恐惧中

我,90后,每天都生活在被社交障碍支配的恐惧中

作者: 隔壁屯小仙女 | 来源:发表于2019-07-11 13:18 被阅读2次

在我还是个小孩儿的时候,父母经常教育我:你要做一个开朗讨喜的人。

嘴巴要甜,见到长辈同学要主动问好。

多出去走走,多和人家交流。

与人接触的时候要顾及别人的感受。

……

但他们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自如切换人格的技能

前段时间,一个叫“当代年轻人的社交障碍”的话题空降热搜,那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啊,原来大家都一样。

或许你也会在生活中遇到以下的状况:

同事聚会总是埋头吃。

遇到熟人下意识躲避。

“自我介绍”犹如四字魔咒。

逢年过节,害怕亲戚朋友上门。

尽可能避免面对面交流,能发微信绝不电话。

不会经营和老同学的关系,导致毕业后基本不联系。

……

社交障碍症候群患者们,你们是否会不自觉地会陷入自我怀疑的怪圈?是否认为自己每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放轻松,不用想太多,真的,大家都一样。

在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代,当时还年轻的我偶然发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不同之处:喜欢看书、不吵不闹,更不喜欢到别人家串门和其他小伙伴玩儿。

于是我每天都在问自己:诶?我是不是不正常?甚至因为这样的猜忌开始变得自卑。

长大以后,在必须出席的饭局上,父母强迫我独自去给陌生长辈敬酒。那一刻,我仿佛变身成一位浑身散发着正义之光,即将持枪上战场的士兵,拿好了武器,勇敢地走向敌人。

社交意味着谦让、包容和开放,而这些特点却让有的人无所适从。

一群人在KTV举杯痛饮,你却在找机会偷溜回家;难得见面的朋友约你周末聚会,你却因为不想出门编各种理由;当你发现某个业务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办理时,激动到恨不能开一瓶香槟庆祝。

叔本华说:“生活在社交人群中的人们必然要求相互迁就和忍让,拘谨、掣肘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社交聚会。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谁要是不热爱独处,谁就是不热爱自由。”

与其做社交冷场王,在未知的场合惴惴不安,还不如在家同肥宅快乐水作伴。

过去的我,上课要人陪、吃饭要人陪,就连开车没有同行的乘客,都必须放一个玩偶在副驾上。

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同龄的同学朋友有的选择结婚生子,有的甚至去了更远的城市。学生时代要好的朋友慢慢淡出彼此的生活,因此我不得不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

陈果老师说:“孤独并不等同于寂寞,孤独是自得其乐的独处,是自成体系的完整。”

于是我渐渐习惯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电影……也悟出了独处的乐趣。

上新的电影,可以选择人少的时间段观看;有趣的活动,立即就能填表报名;要去离自己家较远的地方工作,自己开着车就能即刻出发。

不用费尽心思讨人欢心,无须勉强配合别人的时间。


社交障碍≠交流障碍

我们可以同他人自在交流,只是没有热切的说话欲望;不是高冷,对人群也不是真的过敏,只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不是宅文化的传承人,只是更喜欢夜幕降临后的自在时光。

我们只是比别人更早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敢于顺从自己的内心,对泛滥的低效社交说“不”罢了。

因为,“在这世上,不值得我们与之交谈的人比比皆是。”

人生来孤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喜欢独处多于陪伴,那么无需勉强自己,开心最重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90后,每天都生活在被社交障碍支配的恐惧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ewr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