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家

作者: 贰拾一_ | 来源:发表于2018-09-10 22:15 被阅读23次

    父亲打小就没教过我“家”是什么,稍大一点我才认知到原来家就是我平日里吃饭睡觉的地方,懂事后才知道“家”是一个有人在的地方。

    很难回忆起小时候的“家”,迄今为止我也始终不认可那个地方可以称作“家”,而称呼它为“老屋”。老屋是一个山洼地的土房,周围被山林所包裹着,山林里倒也还有其他几乎人家,不至于让儿时的我太过另类。

    父母早年先是在云南讨生活,彼时的我不过5.6岁,在老屋里跟随着婆过活(俗语,书面语为奶),婆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每天忙碌在灶台和土地之间,农闲时候还负责纳鞋底,一针一针的穿过千层底,每穿一针还要从头皮上划拉一下,这个时候的我就乖巧的坐在旁边玩蚂蚁。

    小学二三年纪后就开始变野了,上山下河的窜,那时候也不知道饿,早晨去一趟学校,放学就去河边逮螃蟹和蝌蚪,非得等到婆在山梁上叫“林儿,林儿”才肯归家。每到学校放假的日子,那更是一天见不到人影,往往呼朋唤友的往山野里跑, 像什么“救命连,蛇莓”等等的野果子,通常等不到成熟就我们一扫而空。

    当时买的玩具屈指可数,所以大部分都是手工制作。家里的大人是没时间管你的,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们这一群孩子在摆弄,在旧的木水桶上将不用的铁环扭下来,套上小圈,小圈上在连上一个木棒,然后像脚踩风火轮一样和铁环一起跑起来。我还记得当时我无比羡慕有一个有钢筋弯曲成的铁环,滚起来和路上的小石头碰在一起叮咚作响,这个愿望一直持续到年底,父亲从外地回来后才在当地的工地上给我做了一个。

    这可能是我印象里父亲给我做的唯一一个玩具。

    总之那时候的我被称为“野孩子”,可能是在说我玩的比较野,也有可能是说没父母管的孩子。

    直到多年后我才能渐渐理解父母当时外出务工的心思。

    老家火车站铁轨处

    或许他们是想摆脱祖祖辈辈都在深篇里的命运,想摆脱这土旧土旧的老屋,想在河边盖起一栋小洋楼。如果就这样来看的话,父母当年的梦想肯定是实现了,在我还未上初中时就成功的在河边盖起了一套房子。这套房子我在里面居住的时间并不多,初中,高中,直到现在。每年回去待的日子也不过数月。另人啼笑皆非的现实是,早在几年前的大开发过程中,深山老林里的土黄色的瓦房基本上都被抛弃了,纷纷住进了由政府出资盖起的公寓楼里,那些当年在家种地的农民,没用多少力气就实现了当初父母的梦想。

    现在的父母依然常年在外,河边的楼房也一直闲置,婆还依然住在老屋里,让她搬到河边的房子里,她死活不同意。她说她住不习惯,深山里还有几处炊烟,都是住不惯子女们的公寓楼才搬回来的。

    父母们理解不了婆,为什么又方便,又整洁的河边楼房住不惯,却偏偏要在这下雨就漏水的土屋里。我想可能在婆的眼里,不管河边的楼房多好,它始终也只是一个物件,若是没有了人,它在好也就没有了意义。每年过年那几天,接婆来小住几日时,我分明看到每当厚厚的防盗门一关,她的皱容就深的几分,或许在婆的眼中的梦想就是一大家子每天能够在一起吃饭,可现实是,儿孙成群确没有一个能够在身边,住在老屋里,起码能有一个画面能够让她回忆。

    长大后的我,才真正意义上懂了他们的难处。这就像我一样,儿时的梦想是能够快点长大,去获得更多的快乐,而现实是长大后的我,并没有什么幸福感而言。此时的我,确无比怀念小时候那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自己,甚至在梦想着有一天能再玩一次铁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fef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