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传习录比对学习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29】性气一体,修身养性。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29】性气一体,修身养性。

作者: 唐松涛经营实学 | 来源:发表于2019-01-01 11:18 被阅读23次

    【来书云:“有引程子‘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便已不是性’,何故不容说?何故不是性?晦庵答云:‘不容说者,未有性之可言;不是性者,已不能无气质之杂矣。’二先生之言皆未能晓,每看书至此,辄为一惑,请问。”

    “生之谓性”,“生”字即是“气”字,犹言气即是性也。气即是性,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气即是性,即已落在一边,不是性之本原矣。孟子性善,是从本原上说。然性善之端须在气上始见得,若无气亦无可见矣。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即是气,程子谓“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亦是为学者各认一边,只得如此说。若如得自性明白时,气即是性,性即是气,原无性气之可分也。】

           道通来信说:“有人引用程颐的话:‘人生而静,静以上的状态没法说,才说性时,那已经不是性’,为什么不能说呢?为什么又不是性呢?朱熹解读说:‘不能说,那是因为在静以上就没有性可以说;之所以说不是性,那是因为里面掺杂有气而已。’两位先生的的话,我还是不明白,每每看到这,都有些疑惑,请问老师何解。”

            “生之谓气”,“生”字就是气“字”,也可以说气就是性。气就是性,人生而静,在静以上就没法说,那样才说气就是性,那只是说了一方面,不是性的本原。孟子的性善论,就是从本原上说的。性善之端必须在气上才能看得到,如果没有气,就不能见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都是气,程颐说“只说性不说气是不完备的,只说气不说性是不明白的”,也是因为学者只认得一边,只能这样说。如果能明白的看到自己的天性,气就是性,性就是气,没有性和气之分。

           《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就是天性,天性就是天理,性即理。因此,性是本原。气是什么呢?按照王阳明的解释,性就是气,气也是性。《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性本善是说性的初始状态,习相远,就是后天对人的影响。这样说倒是不无道理,但是我们似乎在将自己的堕落降罪到习气上面了,实际上性本身就没有养好,本原出问题了,才会在气上面有差异。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性是本质,气是表征。我们经常说人要有气质,事业要有气象,可见气是能观察到的行为和状态,但是,还得回归本原看问题,本性才是核心,这是对我们成色的检验,自我反省的出处,也是致良知的发源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29】性气一体,修身养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gqn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