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天津市重庆市北京市
【谍战抗战】谍战上海滩(97)

【谍战抗战】谍战上海滩(97)

作者: 程虫虫 | 来源:发表于2020-09-18 06:27 被阅读0次

              第九十七章  兴师问罪

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突然失踪,这并不是一件小事。尤其洛阳市是省政府所在地,并且还有高级军事机关——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在那里。在这样的地方,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件,不能不使各界人士感到震惊!更不能不引起有关当局的足够重视。

消息传开,轰动全国,舆论大哗!一时之间“韦案”成了朝野注目的一件大事。韦孝儒并不单纯是河南省洛阳地区的行政督察专员,而且他还是中统局河南省调查处的主任,光凭这个官衔,就足以说明此人是大有来头的。

失踪案件发生后,作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上级机关的河南省政府,和当地驻军最高当局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以及责任有关的省会警察局等机关,异常关注,上下左右,忙得不亦乐乎。这更成为中统局河南省调查处泰山压顶的头一件大事,他们一方面派出大批特务,四处侦察案情,八方寻找失踪下落,一方面迅速报告他们的上级,中统局首脑机关,并要求彻查此事。

中统局特务头子徐恩曾,闻报韦孝儒失踪一案,直气得两眼冒火,七窍生烟,马上将“韦案”面报蒋介石。

重庆市曾家岩官邸的书房里,蒋介石身着一件细绸长衫,躺在一张竹制凉席上,两腿不住的摇晃着。在蒋介石在面前站着一个人,衣着整齐,态度严肃。此人看样子十分恭谨,但心情显得颇不平静,他双目凝视着蒋介石,正在痛切陈词,此人就是徐恩曾。

“报告总裁:洛阳市是河南省政府的所在地,况且又有第一战区司令部驻在那里,在这样一个机关林立,军警如毛的地方,居然会发生骇人听闻的专员失踪案,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徐恩曾愤愤然地陈述着。

“嗯!嗯!”蒋介石显然对这一类的问题并不太感兴趣,所以并无强烈的表示。

“委员长对这个问题我倒有个看法。”徐恩曾说道,“根据中统和军统之间的历史关系,我认为韦孝儒等8人失踪一案,必定是戴笠手下的人干的。其他方面的人,既没有理由,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像头脑这种胆大妄为,无法无天,实在是为亲着痛,仇着快啊!韦孝儒等这样不明不白地牺牲了,并且不是死于敌人之手,而是死于内部的义气之争,也着实令人气愤!”

“嗯!嗯!”蒋介石的表情依然很平淡。

“让他们像这样胡闹下去,今后就无法工作!”徐恩曾说道,“为了维护党内团结,为了严肃法纪;我建议,并且我恳求总裁,务必严令军统局查明真相,惩办凶手,以利一致对敌。”

蒋介石听完了徐恩曾的报告,并不十分着急,依然是平平淡淡“嗯!嗯!”了两声,然后说道:“你谈的情况,看来有一些道理,但是,现在尚无确凿证据,等查清了事实真相之后再说吧!”

军统中统本来是蒋介石最得力的两个政治打手,他们的矛头自然主要都是指向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但是,在军中两统之间,为了争权夺利,其矛盾激烈之程度,往往并不亚于其对付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人民。徐恩曾曾含愤告状,虽然并未举出有力证据,但事实表明,八九不离十是戴笠及手下所为。

当然,蒋介石对于中统和军统之间历来的矛盾情况,心里也是有数的。但他并不担心两者之间存在矛盾,恰好相反,甚至相反他希望两者存在矛盾,因为他对待下属的一贯方针是制造矛盾,利用矛盾,驾驭矛盾,借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个意义上说,中统和军统矛盾得越激烈,对他的统治地位也就越有利。因为双方都要争宠,就必然向他靠得越紧。也是出于这种考虑,所以当徐恩曾在他面前义愤填膺,慷慨陈词时,既看不到他的明确表态,也听不到他的果决断语。当然,蒋介石盘算的,是静观事态发展,然后再作有利于“我”的定夺。

从蒋介石的言谈和表情上,徐恩曾似乎已经看透了他的心思,所以也不好再说什么,说完了便知趣地及时告退而去了。

虽然徐恩曾的御前告状碰了钉子,但他自信自己的估计是绝对正确的,因此,他心里十分憋气。但转而又想:“自己之所以告不响,就是缺乏证据。好!我找出真凭实据再说。”于是,他便派出大批特务进行调查。

调查刚刚展开,徐恩曾收到了一封匿名信函,正是马云龙寄出的那封信:据查悉,为河防缉私问题,军统驻洛阳负责人赵理君和我们经常闹矛盾,特别前不久,因捉拿军统内部通敌人员,韦专员先斩后奏,将叛徒与日本特务直接枪毙,激怒了赵理君,韦孝儒失踪一案,必为赵理君恶毒报复之手段!

据此,徐恩曾再次要求蒋介石严令查办。蒋介石也不好再行阻拦。于是,蒋介石手谕戴笠去查办。

戴笠获得蒋介石彻查“韦案”的手谕之后,很费了一番心思,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在洛阳地区,赵理君和韦孝儒之间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处于极度紧张状况之中。因此,他料定“韦案”必定是赵理君所为无疑。

正是为了这个缘故,戴笠深深地感到“韦案”很不好办。如果认真办,必定会伤害自己的部下,并且与自己的面子也很不光彩;如果不认真办,又碍于有蒋介石的手谕,实在不好交差。究竟如何是好?

为了这件事儿,戴笠考虑了很久,终于有了万全之策,于是,就将蒋介石的手谕,添头加尾,照抄照转,发了下去。当然,他相信军统局河南省调查室主任岳烛远是完全能够领会他的真正意图的。

因为“韦案”发生在洛阳市,所以戴笠就用自己的化名,亲自给岳烛远下达了彻查“韦案”的命令。

戴笠在给岳烛远下达命令的电文中是这样写的:

洛阳,岳烛远兄:(密)顷奉上谕,“查洛阳地区行政督察专员、中统局河南省调查处主任韦孝儒等8人突然失踪,务必在最短期间内彻查破案”等情,务望尽力为之。弟金水已寒印。

岳烛远是一个聪明人,看完戴笠的电令,就进行了一番认真的研究。首先根据中统局和军统局之间历来的矛盾关系和戴笠一贯死要面子竭力袒护部下的性格,他判断这一通彻查“韦案”的命令,只不过掩人耳目的烟幕弹而已。

接着岳烛远又仔细研究了电令的全文,细细体会戴笠电令的语气,于是,对戴笠的真正意图很快就心明肚亮了。

尽管如此,戴笠还是有些不放心,所以又将沈醉找来,密令沈醉前往洛阳,暗中协助调查。戴笠知道沈醉曾跟随赵理君多年,两人情谊甚深,自己派他前去,应该是万无一失了。

古都洛阳的火车站,一列南来的火车轰鸣着开进站台,一个身着长衫的,戴着墨镜与礼帽的年轻人提着一只小皮箱从车上下来,混在人群中向外走着。此人正是奉命前来调查韦案的军统特工沈醉。

接到这项命令后,沈醉的心里一直难以平静。赵理君与沈醉的关系非同寻常,沈醉刚刚出道的时候,就是跟随在赵理君的身边。赵理君很喜欢这个机灵的小伙子,处处加以指点,并极力在戴笠面前推荐,才有了沈醉今天的成就。可以说,两人是半师半友的关系。

以沈醉对赵理君的了解,他非常清楚,韦案八成就是赵理君安排人做的。他心中既赞叹赵理君的出手狠辣,心中又暗暗为他担心,因为他能感觉的出来,虽然戴笠有心要维护赵理君,但从蒋介石、陈果夫、徐恩曾等人的态度,对此事却绝对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一个处理不当,赵理君很有可能就要人头落地,而他沈醉也将背上一个忘恩负义的骂名。

沈醉正胡乱的想着,顺着人群往外走,一只大手突然从背后轻拍了他一下,随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就知道军统得派你来调查此事,等你两天了。”

沈醉不用回头,也知道身后的人必定是打过多次交道的马云龙,所以也没有回头,反而是笑着说道:“还知道来接我,很够朋友,帮我拿行李。”说着话,他顺手把手中的皮箱往后一塞,扔到马云龙的手中,大步又向前走去。

马云龙无奈地摇头笑笑,跟着沈醉一起向前走着。

离开车站没多远,就有一家小饭馆,沈醉直接走了进去,马云龙也跟着一起走进,两人在角落处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

“又是你的杰作吧?我发现了,只要一出什么大事,你准保出现,而且这事一定还就是你一手策划的,老实交代吧。”沈醉随便点了几个菜,将伙计打发走,然后对马云龙说道。

马云龙装着糊涂说道:“什么杰作不杰作,我可不知道,你可别瞎赖啊。”

“少来这套!”沈醉压低声音说道,“别人不知道你,我还不知道你?那伙日本人肯定是你带到洛阳来的吧,然后也是你把他们的消息给了韦孝儒吧?还不老实说?”

“得了,既然你都猜到了,我也不瞒你了,确实是这么回事。不过还有件事我估计别说你了,就是你们戴老板估计都想不到,那就是,赵理君私下跟日本人有接触,这次我到洛阳来的内应就是他!”马云龙不再隐瞒,直接说出了事情真相。

“什么,他会给日本人做内应?!”沈醉瞪起眼睛看着马云龙,片刻后,他忽然笑出了声,冲着马云龙说道,“行啊,挑拨离间都玩到我头上来了。可这次你真的找错了对象,你知道赵大哥过去杀过多少个日本人和汉奸吗?就算他有心想给日本人办事,你当日本人能放过他吗?”

“不信我说的话是吗?我要是拿出证据来,我看你还说什么?!”马云龙收敛起笑容,一脸严肃地取出几封信递给沈醉,“你跟赵理君共事多年,他的笔迹你应该很清楚。”

沈醉接过信,仔细地看着,脸色慢慢阴沉了下来,他能够准确的判断出,这些信确实是赵理君亲自所写,而内容都是和通敌卖国有关的。

“这次信了吧,如果不是因为有赵理君这个地方专员做内应,日本人敢随便派人到洛阳来吗?”马云龙将信从沈醉面前收回,冷冷地说道。

沈醉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最近两年他和赵理君的来往甚少,但是也曾听闻他在洛阳一带胡作非为,但绝对想不到,他竟然为了金钱,做出了通敌卖国的勾当。

“现在你该知道,我为什么要在这里等你,并且故意给重庆方面发信,希望戴局长派人来严查韦案了吧?实话告诉你,赵理君就是韦孝儒在拿到他通敌卖国的证据,才派人将其杀死。虽然韦孝儒也是死有余辜,但我绝对不能看赵理君逍遥法外!”马云龙一脸严肃的说道。

“这,不可能,不可能,我一定要亲自找大哥问个明白,如果真有此事,我一定要带他回重庆向戴局长请罪!”沈醉猛地站了起来,就要往外走。

马云龙一把将沈醉拉住,又重新按回到椅子上:“我说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了?赵理君又不是傻子,他也知道通敌卖国是死罪,他能承认吗?你这一去,弄不好,他连你一起都给关起来杀掉!”

“不可能,我跟赵大哥情同手足,他绝对不会害我!我现在就去找他!”沈醉此时已经是怒火攻心,根本听不进马云龙的劝说,愤然将马云龙的手甩开,然后冲出了小饭馆,马云龙想要拦阻,已经来不急了,只能看着沈醉远去,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思索着沈醉此去,必定凶多吉少,该如何去救他……

赵理君的驻地,处理掉韦孝儒后,他看到上面虽然下令严查此事,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更加得意,觉得自己做得天衣无缝,肯定不会露出破绽,所以表面上安排人去“查”,但实际上却在心中暗自得意。

赵理君在房间里抽着烟想着这次可以蒙混过关,而又除掉了心腹大患,以后可以安心跟日本人交往赚钱,心里说不出的欢喜高兴,又哼起了小调。

祝国安从外面匆匆跑进:“报告!”

赵理君心情很好,招呼他坐下,然后问道:“出了什么事了?”

“门外来了一个人,自称是重庆来的调查专员,叫沈醉,点名要见您。”祝国安向赵理君汇报道。

“什么?是沈醉来了?哈哈,戴局长果然高明,派我兄弟来查此案,那更分明是袒护咱们了,快请,快请,通知厨房做几个好菜,今天也不出去了,就在家里宴请我兄弟!”赵理君一听说沈醉来了,无比兴奋,连声吩咐着,并马上起身,走向门口去迎接。

片刻后,沈醉在祝国安的引领下走来,赵理君大笑着与沈醉打着招呼:“兄弟,好几年不见,你可是越来越能耐了!”

沈醉看着热情的赵理君,却是面沉似水,只是淡淡的一拱手:“小弟见过大哥!”

赵理君不知道沈醉为什么表情冷淡,还以为他是初到河南还不熟悉,而且几年没见,略有生疏,所以并不在意,拍着沈醉的肩膀,将他引进屋中,请沈醉坐下。

不一会儿,就有人摆上了酒席,赵理君拉着沈醉坐在了酒桌旁,然后拿起了酒杯:“兄弟,你这几年干的几件大事,哥哥我可是都听说了,干的好,干的漂亮啊,不愧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哥哥现在可是比不上你喽!”

“哪里,我干的这点小事,跟大哥比起来差的远了。连日本特务机关长土肥原都要对大哥礼敬三分,派人送来厚礼,小弟我可没有这个面子!”沈醉话中带刺的说道。

听到这句话,赵理君微微的一愣,但马上镇定下来:“兄弟说哪里话,土肥原对我恨之入骨,倒是真派了几个小子来行刺,但他们哪近得了我的身,都是直接被打发了,这点小事跟兄弟比,那真是不值一提了。”

“是啊,刺杀不成就变收买,而大哥也就多了一条生财之路。小弟却还只知道傻傻的奔波卖命,真是愧对大哥当年的教诲,这次前来就是希望大哥再多多指点下小弟,使小弟也开开窍,学学这发财的本领,不知道大哥愿意不愿意教我?”沈醉却是一点也不松口,继续讽刺挖苦着赵理君。

赵理君端着酒杯的手停在了空中,脸色也慢慢沉了下来,他知道沈醉刚才的一番话都是另有深意,绝对不是随便开开玩笑,而每句话似乎又都提到了他通敌卖国的罪行,就更让赵理君心中不安。(小说未完待续)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谍战抗战】谍战上海滩(9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nl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