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家乡腊味香
陈彩琼
冬阳和煦,客家人过年总会晒一种食物,那便是“腊味”。寒冷而萧瑟的冬日,晒的是把日子过的红火的心境,晒的是期待阖家团圆的心切。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有与家有关的味蕾记忆,这种记忆就像风筝,牵引着游子早回故乡。
无腊不过冬,无腊不成年。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们就开始晒腊味了,《易经》有云:“于阳而炀于火,曰腊肉”。越是古老而流传至今的美食越是来源于寻常百姓家里。欧阳修说:“腊月年光如激浪。”腊月的确是一个多情的月份,每一个日子都充满兴奋与期盼,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客家人腌制和晾晒腊味的手艺,似乎就是每家人的独特年味,每户每家都有自己的手艺,每一道工序都包含着主人的心思,包含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无限期盼。腌制和晒腊味的人,似乎并不需要学习制作方法,血液里流淌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一代又一代的人凭着舌尖味蕾的记忆把美食文化传承下来。
每个人的肠胃都有一扇门,而钥匙正是童年时期父母长辈给你的食物编码,腊肠、腊猪肉、腊猪肝都是我最美好的年味回忆,儿时记忆里的腊肉现在想来也会忍不住流口水。我的爷爷灌得一手好腊肠,新鲜的猪肉被剁成了肥瘦相宜的肉沫,涂上食盐、五香粉、白醋腌制好后将肉灌入动物肠衣经发酵后将灌好的腊肠挂阳台风干,风的冷和烈为它保鲜,使它变得通体透亮,味道醇厚起来。过十天至半个月左右,便可吃上香喷喷的腊肠了。
小时候,每家每户一到过年都会囤积许多新鲜猪肉,父亲总是将新鲜猪肉做成腊肉,他把五花肉切成长约40厘米、宽3.5厘米的长条形,加上调制好的配料,腌制一天后在肉的一端穿一个小口,用线绳穿过系上,挂在竹竿上,放置阳光下通风处,要吃的时候就取一根下来。晒干后的腊肉有点硬,洗净后要放到锅里蒸上一会儿,然后切成薄薄的一片,再加上母亲刚采摘下来的蒜茎和蒜叶炒在一起,放上红辣椒,小时候胃口不好的我常常能吃上两碗饭。父亲倒上一小杯酒,和母亲一起喝一杯,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一脸的笑容。
腌腊的猪肝是我的家乡的特色美食,制作很讲究,有洗料、配料、腌制、晾晒、压扁、整形、检验七道工序,配料五香粉、高粱酒、八角茴香。记得有一次,邻居家里把腌腊好的猪肝送给国外的亲戚,忘记交代猪肝的吃法,亲戚将猪肝煮汤喝了,结果觉得味道不好把一锅汤全倒了,可惜极了。腊制好的猪肝吃法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将猪肝蒸上一会儿,切成小片,就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了。吃家乡的腊猪肝要有品茶的心境,细嚼慢咽,香、甜、甘、苦、醇的味道才能品尝出来,再配自家酿的客家米酒,其中乐趣,妙不可言,只有用心享用过的人才能心领神会。这种味道,我想就是年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即便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家乡的人们还是习惯在这冬日里做腊肠、腊猪肉,腊猪肝。年夜饭里,腊肉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道菜;过年招待客人时,都会用腊肉招待客人。
每次过年回到家乡,远处就能看到各家各户在阳台上挂着的香肠、腊肉、腊猪肝。日暮黄昏,户户屋外青烟袅袅,屋里其乐融融,空气中弥漫在“腊味”的香气里,这就是年的味道、家的味道,寻着香气走,游子们便不会迷失回家的路。
作者简介:陈彩琼 联系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教育路1号,电话:1596090163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