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篇二十六

作者: 金子文 | 来源:发表于2018-05-25 16:55 被阅读3次

张扬与内敛


张扬与内敛,绝大多数人都偏爱后者。内敛是一种能力,一种气度,一种修为。更多的是侧重于有才能的人处世低调,不锋芒毕露,不傲慢无礼。

懂得内敛的人,对待事物时不失分寸,张弛有度,有礼有节。懂得内敛的人,与人交往时得体大方,谦虚谨慎,虚怀若谷。

内敛并非沉闷也非无趣,有才不轻易外露,内心世界很丰富。静的时候可以旁如无人独立思行,受到外面世界的干扰很小;动的时候可以谈笑风生,温文尔雅,亲疏有别,稳重妥当;能静能动,不失风度。

张扬容易招人嫉妒,会加大行事的阻力,过分张扬容易变成张狂,目中无人,狂妄自大,总之弊大于利。内敛是驾驭自我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保护自我的一种方式。

感悟:在现实社会中,有的人行事高调,有的人行事低调,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性格所致。过于张扬容易招致他人不满,不太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认知;内敛可以充分照顾到他人的情绪,有才华但比较谦逊,可能容易让他人接受,至少很难让他人挑剔。张扬与内敛,相比较而言,内敛使人显得更加稳重。


相关文章

  • 道家思想篇二十六

    张扬与内敛 张扬与内敛,绝大多数人都偏爱后者。内敛是一种能力,一种气度,一种修为。更多的是侧重于有才能的人处世低调...

  • 道家思想篇

    老子的这一章,主要就是论道,论有无,论静,论柔弱; 老子的道论:从道的体用两方面来解读道的哲学内涵 一、道之体 1...

  • 道家思想篇十六

    虚与实 《庄子•天道》中“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这句话本义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天地...

  • 道家思想篇十七

    动与静 动与静是矛盾统一的,互相循环,互相转换;相互包容,相互容纳。 动是一种行为表现,不可妄动,不可冲动,应谋定...

  • 道家思想篇二十

    宠与辱 《道德经》中“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这句话可理解为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则感到惊喜,...

  • 道家思想篇十八

    舍与得 舍与得是对立与矛盾的,两者之间互为因果。 舍如理解为放弃,懂得取舍,就知道哪些是自己想要的,哪些是自己得不...

  • 道家思想篇十九

    是与非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可能还是原来那个物,但人不一定还是原来那个人,这正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和事物变化的结果。 世...

  • 道家思想篇一

    德 《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可解释为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

  • 道家思想篇二

    勤 《韩愈•劝学解》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可解释为学业或事业的成功在于勤奋努力,锐意进取...

  • 道家思想篇十二

    得与失 失而复得使人心情欣喜若狂,得而复失使人心情郁郁寡欢。 得与失始终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得到了钱财,失去了自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家思想篇二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jsu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