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的记忆,并不都是苦涩的,在那漫长的岁月中,也有许多欢乐的时光,其中,过年的时候爸爸给我们糊灯笼就是最难忘的。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每到过年的时候,爸爸都会想出许多办法,让我们开心。糊灯笼就是让我最开心的。
那时候过年,村里的小孩子们都会在夜晚出去玩,每个小孩儿的手里都会提一盏小灯笼。我也是那群孩子中了一员,唯一不同的是我手里的灯笼不是买的,是爸爸给糊的。
每年一进入冬天,我们几个就盼着“年”快点来,因为过年我们可以吃好吃了,可以穿新衣服,更重要的是爸爸还会给我们糊灯笼。
糊灯笼的过程真是快乐极了。
记忆的闸门开启了,我眼前浮现出了爸爸给我们糊灯笼时专注的神情。我记忆中爸爸糊的灯笼有两种,一种是一个大的五角星的,这种灯笼制作简单,爸爸每年都给我们糊,有时会糊两个呢。另一种是八个面,每个面看都是五角星,但这个五角星的每个角都是由一个三棱锥构成。这种灯笼糊起来很复杂,很费功夫。爸爸可不是每年都给我们糊这种灯笼的。多半会隔一年糊一次。
爸爸先买来大张的红纸,准备着。接下来就是制作那种大五角星灯笼的架子。做灯笼骨架的材料,多半是木条,有时也用秫秸杆。爸爸先按照图纸把木条剪裁好,把灯笼的架子搭起来。是两个五角星,用小木棍和小钉子连接起来,就成了立体的了。中间放上一块平板,小蜡烛就放在平板上面。把红纸裁好,在纸的背面抹上浆糊,往搭好的架子上粘。最后找来一根小木棍,再找来一些丝线,把小木棍和灯笼连上,这个小木棍就是我们出去玩时提在手里的。这样一个五角星的灯笼就糊好了。
另一种八面看去都是五角星的灯笼糊起来费时费工费料,但很漂亮。是全村独一无二的,是爸爸的独创。当时我们没有知识产权意识,如果有,爸爸这灯笼肯定可以申请专利,还可以申请知识产权保护。
这种灯笼糊的过程尤其复杂,要经过精确的计算,才能严丝合缝,一点也不能错乱。这种灯笼不用骨架,全凭技术对接起来。每次糊这种灯笼,我都帮着爸爸一起计算,一起操作。这过程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欢喜。至今我的脑子里还记得那灯笼的模样,但我已经描绘不出是怎样糊的了。我们把这种灯笼打出去,那真是所到之处,立刻就会投来羡慕的目光,又会围笼来一群人参观学习,但那个村子里,始终没有一户人家能糊出爸爸这样的灯笼。这就是我们最骄傲的地方。
除了动手糊灯笼,爸爸还给我们冻冰灯。他用一个小水桶,装满水,放到外面冻。等外面基本冻实了之后,里面留下一个空心,这个空心正好放蜡烛,到了年三十的晚上,爸爸和我们一起把这个土冰灯点上,放在院子里,晶莹剔透,五彩斑斓,感觉那年啊,真的有味道。
现在爸爸不在了,那灯笼也没有留下一个,真的是太遗憾了。但小时候爸爸给我们糊灯笼,过年的时候我们打着灯笼和小伙伴们玩的情景,至今难以忘怀。
网友评论
继续!看你重走童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