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56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和两个儿媳从眉山来到了京城参加科举考试。那时苏辙也新婚不久,两对小夫妻和老父亲坐在船上谈笑风生,欣赏美景。他们听着船桨划过水的声音,看着两岸一闪而过得青山绿树,吟诗作对,那是生命中多么无忧无虑的日子。
那一年,苏轼和苏辙双双考中进士,顺利进入仕途,在京城里租了一个宅子住。京城里的房子租金贵得很,即使是在眉山被视为大户的苏家进了京城,也会觉得捉襟见肘。那时苏轼调侃自己的日常饮食是“三白”:一小撮盐,一碟白萝卜,一碗白饭。
但对于这对年轻的夫妻来说,从恬淡自然慢生活的眉山,来到繁华与喧嚣的京城,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并没有觉得多么苦,反而充满期待,世界正在向他们打开。
经过几年的相处,王弗发现自己的丈夫虽有惊人的诗词天赋,但在为人处事上还稍嫌幼稚,看天下谁都是好人,没有防人之心;经常口无遮拦,因直率得罪人而不自知。她也时常温柔提醒苏轼,给了不少有益的建议。
王弗善于观察,且看人眼光独具。那时经常会有人来家中拜访苏轼,这时她就静静地坐在屏风后面,仔细倾听来人的谈话。等客人走后,她便与苏轼说出自己对这个人的看法。
“此人说话尽是奉承溢美之词,但不会真心以待,是奸滑之人,不可走得太近。”
“这个人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顺着你说话,是墙头草,一旦你没有利用价值便会离你而去。”
苏轼因为作诗名扬在外收到人们的追捧,可是一位官吏则处处看他不顺眼,找他的毛病。
苏轼回去跟王弗埋怨这位官吏不给自己面子。王弗却说:“现在你正处于得意之时,有人提出意见未必是件坏事,这也能看出他是性格直率之人,不会随波逐流。”后来的事实证明王弗的很多建议和分析都是对的。
苏轼继承了祖父开朗豁达潇洒自在的性格,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王弗的睿智让他在朝廷的勾心斗角中避开了不少祸端。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