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河岸之上,是领略不到岭南水乡的美的,就算极目望去,也只是会看见密密地延伸到河里去的青青芳草,加上没有山,连碧草连天的味道也感觉不到。
而江南的水乡湖州南浔却不一样,站在河岸之上,不用极目远眺,两岸便是灰瓦白墙的民居,一幢接一幢的相连,如同起伏不定的波浪线。
阳光透过天空淡淡的一抹微云,薄薄地笼罩在小镇之上,要看到美妙的南浔江南水乡秀色,根本不需要靠小船接近。
粉墙、黛瓦、廊柱、券门、山墙、马头全都倒映在清清的河水中,渔舟行过,水波荡漾,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卷。
坐在河堤岸边的茶室里,看眼前绿水环绕,杨柳依,美景如画,游船只只,来回穿梭奔忙,而岸上游人如鲫。
阳光从窗格透入,光影绰约,耳边还回荡着船娘唱的软糯船歌,看着精致的木雕门窗,望着远方的灰瓦白墙,仿入旧日民国时代里的《金粉世家》。这样的南浔是风雅的。

南浔的雅不单在风景上,也在面前这碗风枵茶上。洁白如玉,纤薄如纸,在嫣红的玫瑰花瓣的衬托下,一出场便惊艳了时光。谁会猜到,这是锅巴做出来的甜茶?
小时候,家里都是用柴火铁锅煮饭,饭很容易就粘锅底,结成焦黄一块。那粘在锅底的饭焦,用锅铲一铲,加滚水一烫,饭香扑鼻,入口咯崩脆,就是一碗别样的味道。谈不上有多好吃,但至少那米饭是不会被浪费掉。
长大以后,都用电饭煲煮饭,也都是不粘锅,吃饭焦的机会就变为零,只有在外出吃煲仔饭的时候,才能铲出一点锅巴嚼嚼,过过口瘾。
但无论怎么样吃,也只是干吃和加开水烫这两种笨方法,连浇一勺汤下去改改风味的动作也不会。我以为,饭焦也只能这样吃了。
结果,现在在湖州南浔这个江南小镇,发现了人家的饭焦锅巴不单有专门手艺讲究,还要是当地待客的隆重表示:“见面甜一甜,好运连连”。
这碗甜茶,它有个很特别的名字叫“风枵”。
南浔人称镬糍(即糯米锅巴)为风枵。风枵加白糖冲开水叫风枵汤。

有民间歌谣唱风枵汤的:“洪钓一转天为云,纸薄冰莹鸭羽轻。看似平常最珍贵,只馈产妇与亲朋。”
从歌谣可以看得出制作成的风枵像纸一样薄,比鸭毛还轻,而且晶莹洁白。我们家常的焦黄锅巴与风枵,一比之下,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可想而之做风枵真的是一种很讲究手艺的食品了。听说,做风枵,那臂力、腕力、火候工具一个都不能少,单是那把米饭压按成薄片,就够考功夫的了。
可惜,如今也只有少数人会做了,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都不会了。唉,未来这技艺将有失传的可能了。
风枵的味道,香甜软糯,冬天来上一碗,饱腹甜蜜,浑身暖洋洋。去南浔,千万不要错过这碗特别的风枵茶。
无戒学堂日更第33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