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喻为“晚清小红楼梦”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记述的是沈复与妻子陈芸之间的生活琐事。看似白描平凡人的一生,实则也反应了封建礼教下,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全书分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四部分。“闺房记乐”记夫妻二人闺房趣事,标题看似风月,读来却十分雅致。“闲情记趣”记闲情逸趣,情是闲情,趣是野趣。“坎坷记愁”记父子失和,颠沛流离,妻丧父逝。“浪游记快”记风物胜景,山清水秀,抒胸畅怀,感慨万千。
今天先来说说“闺房记乐”。
这是全书的核心部分,而芸娘是此核心里的精华。
曾经将此书翻译成英文版本的林语堂先生,盛赞芸娘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很多人都说有些过誉,但我却很是认同,甚至看到后面章节描写沈复流连烟花之地的时候,觉得沈复根本配不上芸娘。
那到底芸娘有多可爱,且从样貌开始解读。
“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从传统意义上说,芸娘并非美人,连沈复都说芸娘“非佳相”,可他为何还“非淑姊不娶”呢?因为芸娘有一股藏都藏不住的“缠绵之态”。
这种“缠绵之态”是温柔,亦是爽直;是端庄,亦是幽默;是正经,亦是有趣;是妇道,亦是本我。这样的“缠绵之态”渗透在日月经天般的寻常日子里。
芸娘藏粥
沈复送堂姐出阁,归家已是深夜,疲惫不堪。彼时他与芸娘尚未成婚,但从小青梅竹马,早已亲昵无常。芸娘偷偷带他进了自己的闺房,拿出之前准备好的热粥和小菜,结果没想到让堂哥撞个正着,于是打趣她:“顷我索粥,汝曰‘尽矣’,乃藏此专待汝婿耶?”未出阁的芸娘顿时羞红了脸。
古代的女子,出嫁前几乎都没见过未来的丈夫,更不要说半夜把他领进自己的闺房,所以芸娘此举在当时属于相当大胆的行为,但这样大胆的行为却让芸娘对沈复的情感跃然纸上,哪对少男少女没有情窦初开的你侬我侬?这也是芸娘作为小姑娘的“缠绵之态”。
虽丑不嫌
芸娘喜欢吃腐乳和卤瓜,但是这两样是沈复平生最讨厌的,他曾取笑芸娘:“狗无胃而食粪便,以其不知臭秽。卿其狗耶?”芸娘答曰:“然卿喜食蒜,妾亦强映之。”沈复故意刁难:“卿陷我做狗耶?”芸娘智答:“妾做狗久矣,屈君试尝之。”
二人借狗互相打趣,生活充满欢声笑语,平日里这样的场景时有发生。这在传统的封建家庭里绝非常见,甚至在现代生活中,许多夫妻都未必能有如此情趣。
沈复后来受芸娘影响,也爱上了这两样吃食,他觉得很奇怪,问芸娘为什么呢?芸娘答曰:“情之所钟,虽丑不嫌。”谁说不是呢?
不必远游
有一位老妇人住在郊外,绕屋皆菜圃,编篱为门,门外有池约亩许,花光树影,错杂篱边。芸娘神往,于是租住卧室,重新简单装饰后,欣然入住。
时值七月,天高气爽,于东家一起垂钓于柳荫深处。日落时分,登山观赏晚霞夕照;夜幕降临,欣赏水中皎月,林间虫鸣,好不惬意。这样的日子持续到九月,九月持螯对菊,又是另外一番景致。
芸娘说:"他年当与君卜筑于此,买绕屋菜园十亩,课仆妪植瓜蔬,以供薪水。君画我绣,以为诗酒之需。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
这是全书最让人惊喜的片段。人生最大的幸事莫过于得一人生知己,寻世界一隅,过着休闲自在的生活。沈复得芸娘这一知心体己的妻子,志趣相投,琴瑟和鸣,过的自是诗画人生,只羡鸳鸯不羡仙哪。
但是人生并不总是完美,芸娘跟沈复亦有艰难坎坷,那会是何番境况?且听下回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9334137/127687eec2735d4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