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木心心情随笔
李劼《木心论》最令人遗憾的地方

李劼《木心论》最令人遗憾的地方

作者: 风明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6-14 11:25 被阅读70次

李劼极推崇《红楼梦》,将其与莎士比亚戏剧并列为东西文化的两座标高,因为叙事文学中惟有莎士比亚戏剧和《红楼梦》完美融合了诗意和世相众生相,亦惟有莎士比亚戏剧和《红楼梦》能够像贝九第三乐章那样融合了恢宏与精微、磅礡与细腻。在他看来,这似乎是两种完美的表现。或许因为如此,他才特别推崇木心的《上海赋》——当然也可能因为李劼是上海人。

《上海赋》的确是木心作品中人间味最为浓厚的一篇散文,诗意与世相俱备,磅礡与细腻并举,用李劼的话来说:有如肖邦的音乐飞入巴尔扎克的世界。李劼评价作家或作品,很看重审美底蕴,这种底蕴似乎由灵气与底气共同构成:灵气是天空的、轻盈的、充满自由的诗意,底气是大地的、厚重的、怀抱对人世的悲悯,由此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天地。但我却更在意作品呈现出来的诗意与哲思交融而形成的审美空间及艺术张力。所以,相比《上海赋》,我更欣赏木心的《哥伦比亚的倒影》和《温莎墓园日记》。从诗与思交融的角度看,这两篇所达到的境界(思想的深度、诗意的高度以及融合的完美度),我以为远远超出《上海赋》。

《木心论》最令人遗憾的地方,就是忽视了《温莎墓园日记》和《哥伦比亚的倒影》,还有《普林斯顿的夏天》。李劼虽然也点评了《温莎墓园日记》,可他关注的却是“该篇的墓园描写,相当出色,直让人想起《尤利西斯》里的墓地场景。”并且说,“乔伊斯借助那样的场景,激发出惊天动地的生死感叹;木心却在那么漂亮的描写过后,于世态人生,浅尝辄止……像一片金色的池塘,可以说宁静安详,也可以说暮气沉沉……倘若将乔伊斯的叙事比作冲浪,那么木心的叙事却像是在沙滩上散尽的一片浪花。”可见李劼于这篇小说只是粗略地读过,否则不可能作如此片面的评价。

在我看来,《温莎墓园日记》的意境就像是一首诗,诗意、哲思、叙事浑然一体;墓碑上的生丁的一翻一转所呈现的,并不仅仅是爱情,亦是人与艺术、乃至人与上帝的关系。这篇小说很轻盈,很精巧,就像博尔赫斯的小说,用一粒沙包含天地。其举重若轻甚至不下于博尔赫斯的《小径交叉的花园》。虽然《小径交叉的花园》描写的是时空的交叉、变奏,更有想象力,但《温莎墓园日记》却诗意盎然得多。如果说《寿衣》和《夏明珠》是木心小说的成功之作,那么《温莎墓园日记》就是木心小说中的极品。再说《哥伦比亚的倒影》,此篇堪称木心最有分量的散文,其气势之磅博还在《上海赋》之上,通篇可谓思接千古,一片神行,在各种感觉、思想、意象的连接、变奏、呼应中呈现出一种全息性和时空感,而诗与思的交融,激荡,又形成一种诗意的张力。但其结尾部分我总觉得此中有真意而又不明其意,还希望李劼能指点一下迷津呢,没想到他完全未谈这篇文章,只是引用了两个里面的句子,而同样希望他谈论的《普林斯顿的夏天》则完全不见踪影,实在让人觉得美中不足。希望他以后能再评论评论这三篇作品。

相关文章

  • 李劼《木心论》最令人遗憾的地方

    李劼极推崇《红楼梦》,将其与莎士比亚戏剧并列为东西文化的两座标高,因为叙事文学中惟有莎士比亚戏剧和《红楼梦》完美融...

  • 读李劼《木心论》——天才是被另一个天才发现的

    木心已是充满争议,李劼的《木心论》无疑会引来更大争议。棋逢对手,琴遇知音,可谓人生快事。此论就像是与木心的一番交流...

  • 【记】某人某字,都是灵犀

    读木心已有几年时间,但是几遍之后仍有诸多不懂。近日遇李劼先生《木心论》,心思渐明,也终于知道,有些文字,入眼入心都...

  • 关于木心的逻辑思维能力

    李劼的思想许多与木心相通,然而表达的方式不同。如何不同法呢?李劼的论述主要诉诸于逻辑;而木心是诗的写法,诗性思维,...

  • 《我眼中的胡兰成》

    记得当代文艺评论家李劼先生在其《论木心》一书中的说过这样一段话: “木心有如空谷幽兰,默默领略,最好。作为话题讨论...

  • 李劼对木心的批评

    李劼对木心并非只是一味推崇,在赞美木心诗文美丽的同时,他亦直言木心的人生不如其诗文精彩。他认为木心是陶渊明式的诗人...

  • 只有心灵和意识才能抽得去百年时空,达到自由无碍

    李劼老师在《论木心》中说过这么一段话:先秦以降的中国文化,有如阿凡提的兔子之汤。先秦是兔子的汤,然后是兔子汤的汤,...

  • 李劼:木心是中国的但丁,其最出色的散文足以与《道德经》媲美

    总体而言,李劼对木心的评价很高,高得可能让所有人出乎意料。他曾在微博上说木心的溘然谢世令诺贝尔文学奖错失了领受一个...

  • 190124 木心論 下篇 壹

    寫作,是內心絮語的揮灑,具有自言自語的品質。 絮语的挥洒,李劼的比喻用的都很美很轻盈,常常看他喻木心的为人、作品时...

  • 死水微澜

    李劼人(1891.06-1962.12),原名李家祥,常用笔名劼人、老懒、懒心、吐鲁、云云、抄公、菱乐等,中国现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劼《木心论》最令人遗憾的地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oe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