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有“六入”的说法
即“色,声,香,味,触,法”
分别对应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意觉
谓六根为六识所依,能入六尘,故名六入
这是属于人的本性
作为陶艺匠人
阿良和伙伴们
将自己的工作室
也取名为“六入”
在他们的理念中
“入”是吸入
“专注在感悟生活中的点滴
寻找创作灵感”
让每一件日常的器皿
富含“本应该有的人情味”
位于杭州白桦崊手作园的“六入”工作室我们在杭州的白桦崊手作园
见到阿良的时候
他系着围裙,包着头巾
艺术范儿十足
其实对于他的陶艺事业而言
这是一种失而复得的归属感
自小就喜爱陶艺并以陶艺为专业的他
迫于就业压力
毕业后进入设计圈干上了设计的工作
这一干就是十几年
“2004年,文化产业兴起之后,我把专业又捡回来了。”
从刚开始工作之余的零敲碎打
再到后来的辞职创业全身心投入
2016年阿良彻底告别设计圈
与伙伴们创立了“六入”工作室
成为了一名潜心钻研陶艺创作的匠人
日常的工作看似乏味却又充满挑战
例如拉坯、修坯……
都是阿良每天要重复的过程
陶艺
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
历史已达数千年之久
这是一种极具美感亦对手法要求甚高的艺术
只有将刀具落在恰到好处的位置
器物才会产生美的感触
比起得到一件优秀的作品而言
创作陶艺的魅力,更多的在于
能够磨炼一个人的心性
“做一样东西和修禅是一样的,我总会经历失败和不断的尝试,我的作品逐渐得到升华,自己也变得喜欢安静,做事情考虑的更加周全。”
与很多致力于还原古法的匠人不同
阿良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现代人的审美
同样采用纯手工柴烧制作
他的作品却有着独特的韵味
多采用裸烧,无需上釉
出窑后
釉光晶莹剔透,千变万化
裸烧,作品不用传统的匣钵装烧,直接放置在明火中烧制。阿良的作品特色在于素坯入窑不施釉,用松柴燃烧产生的灰烬和胎体的高温熔融性,逐渐在器物表面形成一种特殊釉色的美感。
在阿良的众多柴烧作品中
也会看到上釉的工艺品种
和裸烧的作品有明显区别
釉质古拙沉静
无论是哪一类作品
都体现了他的创作见解
既随性又严谨
所谓“随性”体现在器物的创作手法上
不拘一格,帅性潇洒
所谓“严谨”表现在制作的每一道环节上
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六入”无釉裸烧手削弦纹花器阿良的柴窑
就建在“六入”工作室的屋后
这是他经过多方考察后
方才决定建造的倒焰柴烧窑
“出烟量小,成品率高
一窑可烧几百只器皿”
倒焰柴烧窑烧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开火烧制之时
几天几夜耐着高温守在窑边
是家常便饭
为了试验上底釉器皿的烧制
阿良还专门制作了一个迷你小柴窑
他戏称为“喷火小怪兽”
这可能是“六入”工作室里
最萌萌哒也最受欢迎的小家伙
迷你小柴窑,装窑量很小,专做试验之用 “真·喷火小怪兽”(图/陈宁)通过“喷火小怪兽”
阿良可以检验作品的釉色效果
掌握到一定程度后
再于倒焰柴窑中进行烧制
正是这种严谨的创作态度
“六入”的每一件作品
都独一无二,浑然天成
按阿良的说法,这只“喷火小怪兽”很卡哇伊,虽然有点难驾驭由于不断沉淀和积累
“六入”工作室已崭露头角
有很多慕名而来的爱好者前来拜访
其中有不远千里专程来访的亲子家庭
也有很多团队式的体验活动
团建,下班儿饿着肚子来“六入”吃泡面 一股温暖团结的气息,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六入”的作品
多为柴烧的日用茶器、食器
装着普洱的茶壶茶盏
盛着红烧肉、汤圆或是沙拉的碗碟
平凡而又不普通
阿良希望能用这种方式
让承载了千年陶艺文化的器皿
融入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六入”柴烧茶器 “六入”柴烧食器除了烧制陶艺作品
阿良还承接整体空间设计的业务需求
或许是由于职业经历的原因
他始终强调
“器物是要融入空间的”
他将自己的陶艺作品作为点缀
从而营造一种恰如其分的空间氛围
“六入”空间一角面对当今赚快钱,赚热钱的趋势
阿良选择坚持自己的创作之路
这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与坚守
更是对待器物的一种尊重之心
“首先要尊重它,把它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你才会真正了解它。”
闲暇之时
阿良习惯喝点儿小酒
“六入”工作室的一隅
还摆放着吉他
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
多年前就和朋友一起组过摇滚乐队
如今在烧窑的空隙
还会弹起吉他唱唱Beyond
弹吉他唱摇滚的阿良
这是一种生活的况味
阿良说通过自酌
可以体会到酒具的设计灵感
感觉器皿像是在和自己对话
习惯使用了一只器皿,久而久之
它会融入你的气场
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器皿,本应该富有人情味
匠人,日常重复着劳作
匠心,始终如一的平和
执着,不放弃
淬炼心性,养成自己”
文字为茶边求原创,图片来自“六入”工作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