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看看你某某叔叔家的谁,人家怎么就那么听话,那么爱学习,你就不能学学人家吗?相信这种类似的话一定在你的记忆深处有一席之地,不管你长多大,一定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论你小时候听不听话、爱不爱学习,你的父母也肯定对你说过这样的话。
如果让我们评选出童年生活里最恨的一个人,我想这个“别人家的孩子”一定会高票当选。似乎每次我们接受批评教育的开场都是由这个人引起的,当时我就在想:那到底谁家的孩子是好孩子啊,都说别人家的孩子好,不知道是谦虚还是人家的孩子真的就好,反正很少听有人说自己家孩子好的。
2
我们就慢慢的在这种与别人家孩子的比较中长大,似乎我们和他们总是形影不离。
好不容易上了大学离开了家,可每次一放假回家,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又会成为我们饭桌上讨论的永恒话题,我们还是无法摆脱这个童年记忆里最痛恨的人。
“你看你张叔叔家的小明,人家每个月生活费才要500块钱,学习还好,年年拿奖学金。你再看看你,一个月花2000块钱,一天就知道打游戏,不干点正事。”
这时,你或许才发现,不是别人家的孩子长大了,而是中国人太多了,“别人家”这三个字背后所承载的数量级是我们远远无法想象的。
3
好不容易终于熬到大学毕业,离开了校园,告别了考试,这下我们总能离“别人家的孩子远一些了吧”,但是很遗憾地告诉你,你高兴的太早了,我只能说你的想法“too young,
too simple”。
“你看王叔叔家的小红,和你一起毕业的,都考上公务员了,也结了婚,买了房。你再看看你,一天吵吵着要创业,我看你就是不务正业,这么大了也不结婚,就不知道自己该干点什么吗?”这是身边的长辈又开始教育你了。
4
终于你也有了工作,结了婚,买了房,突然发现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又一次出现了,而且是以霸屏的气势席卷而来。
“你看看你李叔叔家的小李,小时候和你一起长大的,又和你在一个单位,人家进步的多快,多会来事。你看你一天就知道傻干,头脑简单,没一点眼色,和领导关系也处出不好,我看你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经过这样的一次痛彻心扉的教育,你可以安静的找个角落求一下自己心里阴影部分的面积了。
5
从小到大,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就像我们的孪生双胞胎,与我们形影不离。只要你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方面有一点点做的不够好,不管你愿不愿意,他们总是会像外卖配送员一样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面前。
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人都有擅长领域和不擅长的领域。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几个同学是那种小时候学习很差但是现在自己创业活的很好的人,这些同学当年几乎都被老师当过反面典型。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事实如何呢?
有人喜欢吃白菜,有人喜欢吃萝卜;有人爱喝咖啡,有人爱喝奶茶;有人喜欢用安卓手机,有人对iPhone情有独钟;有人性格内向,有人性格外向;有人擅长交际,有人喜欢独处。这些区别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是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一些特点罢了。
就拿像性格外向和内向来说,无非是两种人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同。外向的人需要在社交中汲取能量,而内向的人更喜欢源自内心的力量。所以内向的你没必要非要改变成别人的外向性格,外向的人也无需羡慕内向的人可以安静的独处。
6
就像我也是从小到大都被长辈希望变成别人的样子,但是事与愿违,我天资愚钝,至今还是固执的做着原来的自己。我想说的是,我们谁都没必要变成别人,重要的是认清楚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活法,你说是不是呢?
我们都知道木桶原理,之前人们都这样解读这个原理:“你需要不断地加长自己的短板,你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但是任何理论都要与时俱进啊,现在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找到自己最长的那根木板,然后不断地加长它,利用自己的长处找到自身发展的道路。
“别人家的孩子”终究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们需要考虑的不是如何变成他们,而是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与大家共勉——生命是最好的旅程,不要活成别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