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悦读善读「论语」中国传统文化
善读「论语」13.14:如有政理当公议,若国事岂可私谋

善读「论语」13.14:如有政理当公议,若国事岂可私谋

作者: 善氏 | 来源:发表于2019-12-16 10:01 被阅读0次

    「子路篇第十三」14

    【原文】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译文】

    冉有从季氏的私朝回来。孔子说:“怎么回来晚了?”冉有回答道:“有政事(商议)。”孔子说:“怕是(季氏的)家事吧?若果有国政,我虽不见用,也该知情。”

    【注释】

    “冉子”,此处当指冉有。孔门十哲政事科弟子,小孔子29岁。富有才干,曾任季氏的家臣总管。

    “退朝”,冉有仕于季氏,此处当指从季氏的私朝回来。

    “晏”,晚也。

    “其”,本章有两处。前一处“其事也”表揣测,意为或许、大概;后一处“吾其与闻之”表祈使,意为当、可。

    “事”,此处指大夫的家事。

    “政”,此处指诸侯的国政。

    “吾以”,“以吾”的倒装用法。“以”,用也。

    “与闻”,参与、知情。也作“预闻”、“豫闻”。

    【评析】

    古时诸侯的封地为“国”,“国政”为“政”;卿大夫的封地为“家”,“家事”为“事”。冉有当时仕于季氏,为季氏家宰,与季氏商讨的只应是“家事”,而不应是“国政”。但季氏专权,国政不与大臣公议,而独与家臣私谋,竟将“国政”变为“家事”,正是孔子所谓的“名不正”(参见《善读「论语」13.3:》)。

    孔子曾为鲁国大夫,虽然后来身退,但对国政亦可知情。现在既不知情,那就说明没有“国政”。因此,当身为季氏家宰的冉有说“有政”时,孔子便故意纠正说“其事也”。就是说,冉有所谓的“政”,应是季氏的“家事”,而非“国政”。孔子这样说,一来意在“正名”,二来也是暗讽季氏专权悖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读「论语」13.14:如有政理当公议,若国事岂可私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tur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