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关系

作者: 双鱼漠漠 | 来源:发表于2017-03-28 13:40 被阅读81次
文/双鱼漠漠

--01--

8月的天气,热得燥人,太阳像一个杀人如麻的杀手,光是手上兵刃的光芒,就把整个世界闪得白花花一片,让人不敢直视。它的热血已经沸腾,发了疯般要把整个世界烤化。

树上的知了没完没了地叫着,吵得人心惶惶。父亲坐在树下的藤椅上,锁紧眉头,没完没了地抽烟,全然不顾这快融化了的周遭。

末了,他站起来,朝屋里走去。身后的藤椅因为没了压力,发出“吱扭”的一生响。

屋里比外面好多了,长年不粉刷,白墙已经被烟熏黑了,光线暗了许多。

走到小华面前,目光放在水泥地面的某处,像是对小华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道,“我去找找王建国吧。”

小华仿佛做错了事一般,大气不敢出。看着父亲走到电话机前,给谁打了个电话。

最后,听到父亲说:“好,那我们现在过去。”说完,父亲示意小华跟他一起走。

--02--

小华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不一会儿到了村北的一个乡亲家。

院子明显比自己家的大,而且自己家是土院子,这座院子整个都用水泥铺平了,连接的台阶上,铺着青色的瓷砖,再往上,是五间宽敞明亮的砖房,墙的外立面全都贴着琉璃色的瓷砖,窗明几净。

一个中年男人走出来,父亲赶紧快走几步,踏上台阶。

“表兄!”父亲叫道。

在这个村子里,人们大多一个姓,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七拐八拐,谁和谁都能绕出个亲戚来。

小华看着父亲,父亲微弓着腰,满脸堆笑,完全没有了在家里对母亲和她们姐弟俩的颐指气使。

父亲叫小华过来,让她叫大伯,小华乖乖地叫了一声。大伯把他们让进了屋里。

小华和父亲走在大理石地面上,小心翼翼,恐怕身上的灰尘把地面弄脏了。大伯并没有介意,把他们让到沙发上。

也许是电话里已经说明来意,父亲倒没有绕太多弯子。

“表兄,你常年在外面承包工程,认识的人多,看有没有认识的人,能帮忙解决一下孩子这上学问题的?”父亲说话像被抽空了空气的起球,没底气,又显得很不好意思。

“你来得还真是时候,前阵子刚找了个人,给我儿子找了个学校,勉强上了一个大专,通知书刚下来。”

“找的什么人啊?”父亲往前探了探身子问。

“是我儿子他姥姥家的一个亲戚,姓高,李家村的。”

“李家村?姓高?我姥姥家也是那个村,那村姓高的不多,没准儿也是亲戚呢。”

大伯未知可否,接着说。

“姓高,叫高建文,他给找的省城一个教委的什么主任,好像是行政科主任还是什么,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

大伯喝了一口茶,示意父亲也喝点儿。又说,“我儿子不争气,成绩太差,能找个大专上就不错了。对了,你闺女不是学习挺好的吗?”

父亲瞥了小华一眼,叹了口气。

“哎!志愿没报好,考了个一本的分数,连个三本的院校都没录取。人家孩子的通知书都陆陆续续到了,现在录取都结束了,我这心里着急啊。表兄,能不能给引荐引荐?看看人家愿不愿意帮帮忙。”

大伯爽快地答应。

“没问题,都是亲戚,让他再给找找省城那个人。我跟他联系联系。”

又闲聊了一会儿,小华跟着父亲回了家,临走时还连连向大伯道谢。

--03—

一家人正在吃饭,父亲往碗里挑面条的工夫,电话响了。父亲赶紧放下碗筷去接。一家人放小了吃面的声响,听父亲接电话,也只听见父亲对着电话连连说好。

父亲走回餐桌前,端起碗继续吃面,神色缓和,神秘地对母亲说,联系上了。母亲看着父亲眼里闪烁的光芒,点点头。

小华吃得不是滋味儿,知道是自己的事情。父亲这个夏天瘦了很多,两颊都凹进去了,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白头发悄悄从发间爬了出来,那么明目张胆。

都是因为自己高考,一家人从最开始的欢喜,等到最后别人都陆陆续续收到了通知书,唯独自己家没动静。

小华知道自己志愿报砸了,顺带着也砸掉了父母的希望。世世代代为农,到了小华这一代,父母看到了希望,所有的老师都说,以小华的成绩考个大学肯定没问题。没想到,最后这一哆嗦没哆嗦好,连个三本院校都没等来。

父亲连饭都吃不下了,下地的次数都减少了,每天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抽烟,锁着眉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小华知道父亲在为自己的事情发愁,但她是想不明白有什么办法,她除了做好自己学生的本分,其他什么都做不了。

--04—

第三天的早晨,父亲起了个大早,刮了刮胡子,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他早早把小华也叫起来,让她也收拾一下,一会儿有人来接。

小华也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把头发重新扎了扎。8点多的时候,门口来了一辆面包车。

父亲领着小华上了车。车里,小华看见了前天见到的大伯。

大伯的旁边还坐着一个中年男人,年纪看上去跟大伯差不多,比父亲年长一些。穿着是平常百姓穿的衣服,略新一点。脸色和父亲一样,也是常年劳作被晒出的紫红色,有点儿像紫砂壶。给小华的印象是这个人的眼睛特别亮,像老鹰的眼。

大伯指着身边的人对小华说:“闺女,这个也叫大伯。”

小华乖巧地叫了一声,那人笑着答应。

大伯给父亲介绍,“这就是之前跟你提过的老高。”

父亲连忙上去跟人家握手,那人倒也热情,笑着跟父亲打招呼。

车子向省城开去,一路上,小华默不作声,听着大人们谈话。

父亲试图和高建文攀亲戚,问他是哪个高家,说奶奶的婆家也是李家村的,试图从现在活着的人中,找出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便攀个亲戚,拉进一点儿关系。

高建文一开始还仔细回忆,后来两人说了半天也没对上,就不了了之了。

--05—

车子开了4个小时才到省城,到了教委的大院,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高建文先下车。“我进去看看,你们等会儿,我看看人家吃饭了没有。”

不一会儿,高建文出来了,说里头的人还没吃饭,正等着我们。

父亲赶紧识趣地说,“那咱们去外面吃点儿吧。”

大伯和高建文点点头,大伯说,“还去上次那个饭店吧。”

大伯带着父亲和小华先去了饭店,高建文留下等里面的人出来。

饭店装修很豪华,小华从来没见过这么高档的饭店,服务员都穿着统一的衣服,化着妆,笑着迎接前来吃饭的顾客,看到他们的时候,笑容微微收了收。

小华跟着两个长辈走进一个包间,父亲让大伯点菜,说自己不会点。

趁点菜的工夫,小华看见父亲凑到大伯耳边悄悄说了几句话,大伯也对着父亲的耳朵说了几句。但两人说的什么,小华一个字儿也没听见。

大伯点好菜,高建文带着一个人进来了。

小华一看那人就像是城里人。白净,带着一副眼镜,斯文得很,身上的衣服没有一丝尘土,白衬衣用腰带束进西裤里,皮鞋擦得干干净净。

大伯站起来,笑着和来人握手,“张主任”

张主任握住大伯的手,笑了笑。小华猜想这就是给大伯的儿子找学校的人吧。

大伯说,“张主任,这次又得麻烦你了。”

高建文接过话,“咱们先吃饭吧。”

父亲赶紧说,“对对对,先吃饭,先吃饭。”

那主任看了一眼父亲,没说话,坐在了高建文旁边。

饭桌上,父亲不住地给主任倒酒,给高建文倒酒,也给大伯倒酒。

张主任并不怎么跟父亲说话,一直都是高建文充当中间人的角色,给张主任递话。话题聊了半天都没有明说小华的事儿。

到最后,酒足饭饱,小华看张主任的白净的脸上泛起了两酡红,这才听见那主任眼皮不抬地说。

“补录的时候,我保证你能调档,如果在同等条件下,给你挑一个好专业。”

“谢谢谢谢!谢谢谢谢!多谢张主任。”父亲点头哈腰,连忙道谢,仿佛受了什么巨大的恩惠一样。

父亲和大伯留在饭店里结账,高建文把张主任送了回去,我们就在车里等。

回来,他们先把高建文送回了家。随后大伯又跟着父亲到我家坐了一会儿。

“过几天,我跟你们去趟县城,咱们去找一下县教育局招生办那个主任。”大伯最后走的时候,还是不放心地说了一句。

--06—

回到家,父亲在省城饭店里给那个张主任端茶倒酒的画面,一直在小华的脑海里循环播放。她看到父亲布满老茧的双手,颤颤巍巍地给主任倒酒,深深的皱纹堆在眼角,满脸笑容又小心翼翼地说话,恐怕说错什么。有那么一瞬间,他看到父亲的额角渗出了密密的汗珠,不知是热的,还是紧张。

这一切,像一把刀在小华的心上来回拉扯,一下又一下。她躲在自己的屋子里涕泪横流,挥舞着双手胡乱地擦着。

晚饭的时候,小华调整了一下情绪,胡乱地吃了点儿饭。

吃完饭,父亲到院子里纳凉。小华端了一个板凳坐在父亲身边。

夜晚气温低了一些,偶尔吹过一阵穿堂风,凉凉的。天气晴朗,天上的星星都出来散步,稀稀朗朗,洒满了整个天空。

小华低着头,拿着一跟树枝在地上乱划拉,好像若无其事。

“爸,你给了那个张主任多少钱?”

父亲抽烟的手微微一顿,吸了一口又吐出来,嘴里发出“嘶!”的一声。

“你问这个干吗?”

一秒,又补充了一句,“你不用管,上你的学就是了。”又接着抽烟。

“啪嗒”,一滴泪悄悄地掉在了地上。小华没去擦脸,怕父亲看见。又怕父亲听出来声音不对,就没再说话。

过了很久,父亲也许觉得小华也长大了,有些事情也不是不能让她知道,缓缓开了口。

“3000。我没给到那个主任,咱跟人家也说不上话。我给的高建文,不知道他具体给那个主任多少。”

小华不知道父亲什么时候把钱给高建文的,她没看见。

3000!小华长这么大也没见过这么多钱。父母都是农民,除了种地没有任何营生。小华所在的农村,一年种两季农作物,小麦和玉米,收了小麦就接着种玉米,收了玉米又等着种小麦。

一亩地,一年到头,刨除犁地、买种子、买化肥、买农药、浇水,等等这些费用,收的粮食卖掉,一亩地也赚不了400块钱。

这些钱,对于那个包工头大伯来说,也许不算什么,可对于小华家来说,几乎是一年的收入。

“啪嗒,啪嗒啪嗒”

--07--

大伯果然说话算数,过了几天他又带着小华和父亲去了县城。

在县城招生办的办公室,小华又见到了一个中年男子,更确切地说是中青年吧,年纪轻,说话有些趾高气昂。

他问小华,“高考考了多少分啊?”

“572。”

“第一志愿报的哪个学校啊?”

“B大”说完,小华的脸“唰”一下子红了,声音都有些颤抖。

“报B大总部没戏,补录的时候我建议你报B大在C市的分校,这样胜算大一些,别的一本类的院校就别考虑了。”

“嗯。”小华应了一声,这个建议和她的计划不谋而合。虽然是冷冰冰的问话,虽然语气里有太多的应付,但建议是中肯的。

补录,是万万不能再冒险了!小华一心向往B大,分数刚刚擦边,本校考不上,哪怕分校也好。

听完招生办主任的建议,小华跟着大人们回了家。

后来报志愿的时候,小华也是这么做了。录取通知书很快下来了,因为是补录,工作量不大,通知书下来得要比第一次报志愿时快一些。

父亲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08—

那是2000年。2000年,中国的高考录取已经实现系统化,考生的录取、提档调档,都是通过电脑系统来完成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分数没有达到录取分数线,电脑是调不了你的档案的,也没办法录取。人为干预的可能性不大,即使有这种可能的话,一个行政科的主任也没权利去干预招生科的事儿吧?

很多年以后,大学学计算机的小华想明白了这件事。

但是,她没有告诉父亲。

相关文章

  • 托关系

    --01-- 8月的天气,热得燥人,太阳像一个杀人如麻的杀手,光是手上兵刃的光芒,就把整个世界闪得白花花一片,让人...

  • 托关系办事好吗?

    我常常发现,身边有很多人都喜欢托关系办事,有时候我在思考,用人情维系的社会关系,是健康的吗? 比如有人找工作,想通...

  • 重构 7.5 隐藏委托关系 & 7.6 移除中间人

    隐藏委托关系 动机 封装性太弱,如果委托关系发生变化,下层不再由assistant实现而改为其他实现,那么上层的调...

  • 县城托关系那点事

    我向往一线城市,因为我没在那里生活过。 我总是看着新闻资讯上天天报道,一线城市生活工作压力大、节奏快,每个人都在不...

  • 寿险、家族信托关系

    所有金融工具对应的都是合规性的资产管理,人寿保险的险资监管越来越严格,保险险资投资到一个国家的基础建设,涉及民生问...

  • 经典微小说:《托关系》

    有家大酒厂招收一批临时工,小刘想去,但他知道进这家大酒厂不容易,就想托关系。 于是,小刘就去找了本家二叔。二叔交友...

  • 如何成为具有深度思维能力的人?

    我们大脑一直在被别人控制 看似我们在思考,可是我们真的是在思考吗? 以前托关系,我在事业单位里上班,很多托关系进来...

  • 托关系找工作是什么感觉

    我个人很讨厌那种工作中托关系或者溜须拍马的人,毕业两年,多次拒绝爸妈托关系找的工作,没想到,这次还是屈服了,说实话...

  • 2

    前些天看《圆桌派》,马未都说他托关系去看病的经历,讲到他出门时根本不敢抬头看门外排队的人,但如果他不托关系,他也不...

  • 进化啪啪啪

    一 罗本照常在银行上班,这是他父亲托关系找的工作。 罗本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托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usj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