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编辑:画字儿
推荐理由:文字如行云流水般流畅,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从米勒的出身到巴黎遇阻到回归巴比松,从《拾穗者》到《晚祷》洋洋洒洒呈现了米勒独特的艺术成就,任何忠实于内心的绘画都是令人尊敬的,任何回归生命本真的创作都是不朽的,任何虔诚谦卑的精神都是永恒的,文章立意高远,值得推荐。
一、初出茅庐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1814年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省的一户农民家庭。少年期间的他常与父母劳作于田间,金色的田野、雪白的羊群、宁静而温暖的夕阳……这些自然而又质朴的景象深深吸引着年幼的米勒,他由此萌发出对美的追求与向往。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由于突出的绘画天赋,23 岁时被父亲送至巴黎画家德拉罗什的画室。这位老师深受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影响,擅长描绘“上流社会”喜欢的豪华场景和裸体女人,而米勒对这些内容几乎一无所知,同学们不太喜欢这位来自农村的新同学,称他是“土气的山里人”。老师也看不惯没见过“大世面”的米勒,常对他说:“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
在巴黎,米勒受尽城里人排挤,作品也被沙龙拒之门外。他穷困潦倒,为了生存,他不再画乡村题材,开始接订单,给有钱人画肖像,也画一些洛可可风格的裸女来讨好客户。为了讨生活,他只能放弃对艺术理想的追求,按照别人的要求作画以换取生活必需品,他曾用素描去换鞋子穿,用油画去换床,也曾为接生婆画招牌来换点钱。
米勒与巴黎的五光十色格格不入,在米勒心里,巴黎更像是杂乱荒芜的沙漠。
二、坚持自我
妻子去世后,米勒心灰意冷。他意识到,强迫自己去接受那个本就不属于自己的世界,是再痛苦不过的事。在悲痛绝望中,他离开了巴黎。
1849 年,35 岁的米勒坐车来到巴黎90 公里外的郊区枫丹白露后,与家人步行至巴比松定居。在这个穷困闭塞的乡村,他一住就是27 年,直至离世。
望着成片的树木和田野,这个农民的儿子终于再次闻到了大地的芳香、听到了林间小鸟的歌声。已35岁的米勒如同一个孩子一般忘情地欢呼着,赞叹着大自然的美丽。定居于此,米勒仍然要经受贫困的考验,但出于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的热爱,他没有丝毫不快。每天,米勒都早出晚归,他上午在田间劳作,下午就在简陋的小屋里作画。他常常由于没钱买颜料必须用自制的木炭条画素描。艰苦的条件并没有抹杀米勒对于艺术的不懈追求,他终于发现,自己是如此地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农民。“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曾经迷失的画家终于找到了自我。
三、取得成就
在巴比松,米勒重新捡起自己喜爱的题材——农民和乡村的生活。他画男人们筛谷子、锄地、砍柴、捆干草;画女人们缝纫、洗衣、哄孩子。在巴比松的27年是米勒一生的创作高峰,后世家喻户晓的名画,如《播种者》、《牧羊女》、《拾穗者》、《晚祷》、《扶锄的男子》、《喂食》、《春》等,都在这里诞生。
《拾穗者》米勒 1857 年1857年,米勒来到巴比松的第8年,他画了《拾穗者》。秋天,麦子刚刚收割完毕。一望无际的田野上,三个农妇在一粒一粒地收集田野里剩下来的麦子。她们为了一点点麦子长时间地弯着腰,这个场景也许令人伤感,可作品的目的并不是批判和控诉,而是纯粹出于悲天悯人的情怀,出于深深的敬意。从整个画面的构图到大地色系的配色,人们会感受到一种宁静而非悲愤,因为米勒更想表现的是农民对粮食的珍惜和敬意,农民对土地有感情,对故乡有感情。面对大地,人必须谦卑。这是一种隐忍,同时也是一种尊严,超越了任何政治隐喻。
《晚祷》米勒 1859 年在饥寒交迫、病痛折磨和不被认可的辛酸里,他画出了旷世杰作《晚祷》。画面中,夫妇二人在田野上工作了一整天,收割了半袋土豆。夕阳西下,光从地平线直射过来,远处教堂忽然响起钟声,在空旷的大地上回荡。男人脱下了帽子低着头,女人双手合十放在胸前,两个人在钟声里安静地祷告。在《晚祷》中,米勒截取的不再是农民日复一日的劳作,而是他们放下农具,停止耕作的场景。即使工作了一天只收获了半袋土豆,他们也依然感谢土地的赠予。对生活、对土地都怀有敬意,这就是最平凡、最真实的农民。祷告这个动作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这里却成了最美的一个瞬间。
据统计,《晚祷》是全世界流通最广的一幅画。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赞美《晚祷》的画风充满了人道关怀。米勒的画,让人“回归”:当我们内心对土地的感情被唤醒后,人会变得柔软、谦卑。对土地的情感,超越了身份、职业和时间。在米勒的画里,有最远古的人对大地、对自然、对生活的感念。很多时候,我们已经记不起人类还有这样的情感了。
米勒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创作了这幅《夜间捕鸟》。画中的场景并非是真实的,而是来自于米勒童年时听说的一个故事:一天夜里,有一群鸟儿在树上栖息,这时来了几个农民,他们举着火把将鸟儿的眼睛给照瞎了,然后再用棍子打死了几百只鸟。
《夜间捕鸟》 米勒 1874年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刚刚完成工业革命,有钱人到处圈地建厂,人们开始涌入新的工业区,这导致农村人口急剧下降。画中的鸟儿们象征的是农村劳动者。米勒看到了这一社会现象,也深知双方实力悬殊,所以当他们成群结队走向死亡的时候,米勒画下了一幅极其美丽的挽歌。
1875年,61岁的米勒因咯血病在巴比松去世。米勒在世时,总是饱受着贫困的折磨,但他过世以后,其画作却身价倍增。
四、影响后世
米勒生活的年代,古典主义已经衰落,印象派刚刚萌芽,以他为代表的巴比松画派正好起到了纽带作用。后期的印象派画家们在米勒所画的天空背景中,发现了光线的绝妙,一股开创新世纪的风潮逐渐形成。
正是米勒唤醒了梵·高。从开始画画到生命的尽头,梵·高始终没有停止对米勒的追逐和仰望。
《播种者》 米勒 1850 年 《播种者》 梵·高 1878 年 《播种者》 梵·高 1888 年米勒的《播种者》,对梵·高具有启蒙意义。在给弟弟提奥信中,他写到:“我忙于临摹米勒的画作,已经完成了《播种者》。如果你看了我的临摹,或许会满意,我已经有了 20 幅仿米勒的画。”
梵·高自始至终沉迷于米勒的作品,对《播种者》的临摹和再创作,更是贯穿了梵·高的一生。
《午睡》 米勒 1866 年 《午睡》 梵·高 1890 年1889 年,米勒逝世 14 年后,梵·高依然狂热地追随着自己的偶像,他在信中告诉弟弟:“你寄来的米勒的画让我非常高兴,我正狂热地研究它们。好久没有见到真正的艺术了,我有些懈怠,但这次的画重新唤醒了我。”
米勒的《晚祷》具有强烈的宗教情感和直指人心的精神力量。童年的达利第一次见到这幅画的仿制品时,便无法停止对它的凝视,之后,他不但为这幅画写过一本书,还不断把它画入自己的作品中。
《晚祷》 达利 《晚祷》 达利五、总结
19世纪20至70年代,法国经历了工业革命,有钱人到处圈地建厂,人们纷纷从农村涌向工厂。在绘画艺术上,新古典主义的绘画内容是宗教和神话,或者是王室贵族。可是米勒却反过来,关注那些好像已被时代抛弃的农民,认认真真地描绘平凡的人和平凡的生活。其实,谁也没有被时代抛弃。日新月异的世界,人始终拥有机器所无法超越的情感。当回归到平凡的生活,那些骨子里深藏的的爱与谦卑,所蕴藏的能量才是身为人最珍贵的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