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668964/370adbc4386183f8.jpg)
周日上午,恩娣告诉儿子,自己要出去办点事。她按儿子以前给的那个电话,直接到了儿子班主任老师家里。她要了解儿子在校的动态,要解决儿子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儿子班主任老师还是恩娣读初一时,教过她一学期的语文,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师对恩娣记得一清二楚,问了恩娣这么些年的情况,说恩娣读书时优秀,走上社会照样厉害。恩娣谢过老师,直接说明了来意。
老师说:“你儿子在学校除了不爱多说话,其他方面都还好啊!”
恩娣说:“我这次回来看他,发现他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我担心养成坏习惯了对以后的学习有影响。您帮我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说:“我们班有一小部分学生,是在我的督促下把作业完成了再回家,要不你让你儿子也这样试试。”
恩娣说:“能这样那就是太好啦!我常年不在家,爷爷奶奶在学习方面没法管他,放您这里我一百个放心。以后您就把他当自己孩子一样管严点。他长大有出息了,我绝不会忘记您。”
从老师家回来,恩娣把这个决定告诉儿子,儿子还很乐意。与儿子在家里好好地吃了午饭,恩娣又踏上了回武汉的路。
一个月后,恩娣向公公婆婆打听儿子写作业的情况,公公婆婆说,在老师那写作业他们不用操心,很好。老师说:“你儿子每天把自己的作业写完了,还告诉别的孩子写呢。”
恩娣想,还是老话说得好——男服先生女服嫁。
恩娣这样来回跑动的日子维持了三年后,儿子似乎也适应了这样的日子,不再因为恩娣的回来或离开过喜或过悲;也不再想恩娣赚钱了结束武汉的生意回来陪他;有什么不舒服的也不告诉恩娣;孩子身上该有的童稚也消失不见。他像个小大人一样过着恩娣不知他开心与否的生活。儿子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初中。
对他过早失去的童趣,恩娣想起来总是徒劳地心疼不已!
恩娣原计划儿子读初中时就回来的,现实是不可能。厂子、店子、那么多工人,不是说甩就甩得掉的。最主要的是,越赚钱越舍不得放手,越亏钱越想赶本。她在金钱的漩涡里越陷越深。
恩娣也想过把儿子转到武汉,儿子愿望不强烈是次要,主要是仙桃的教育质量在湖北省是响当当的,恩娣怕中途把儿子转到武汉了,结果还不如在仙桃。
恩娣常常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此一时,彼一时”为借口,让儿子一直在老家读到了上大学。
多年后,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咨询师的恩娣,看到高校里那么多病态的孩子时,看到自己的儿子在大学里过得有滋有味时,他为自己的孩子捏了一把冷汗。她庆幸自己儿子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庆幸自己用一颗文学爱好者的心,给儿子写的那些信,多多少少慰藉了儿子那颗孤独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