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
我记得清楚幼儿园的时光,却记不太清楚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光了。
据我妈妈说,那时候我不适应小学的生活,每周都要发烧。一烧就是38度起,每每都把她吓得够呛。
可能是因为在生病中度过,我一二年级的课学的不大扎实。语文英语倒是还好,小时候背了《唐诗三百首》,也喜欢写作文,老师很是喜欢;英语则靠着啃幼儿园外教留下的老本,也能考的不错。只是数学,实在是不堪入目。
我幼儿园的最后一年,其他小朋友已经开始内卷了,纷纷开始上加减乘除和拼音的课外班,更有甚者那时候就开始请家教,一对一辅导,原因无他,就是提前为了小升初做准备。前些日子看的《小舍得》,那是真的毫不夸张,幼儿园开始为小升初做准备的事,在北京一点也不夸张。
我那时候父母也没意识,我又生病得厉害,唯一没有打基础的数学,自然就一落千丈。平日里,老师讲课,虽说也不是完全不讲,但是因为我们小学也算个不错的小学,老师们都默认孩子们这些已经学过一遍了,也就没那么上心。可偏偏我只能靠着上课老师讲的那点东西过活,自然也就不是特别行,别的小朋友考的都是99,100,我考个78,在班里已经是倒数前几了,毕竟小学嘛,那时候平均分也高,78在老师看来,已经是差生之中的差生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77417/a6056eb64ef0cee4.jpg)
可偏偏我们班主任就是数学老师,因此看我十分不顺眼,觉得我别的两科都能考的不错,怎么只有数学考不好,怕不是就不好好学,因此上课“特别照顾”我。只要有问题,就点我起来回答。我那时候脸皮薄,被点起来回答问题就紧张,不仅舌头短,脸儿也通红,支支吾吾地根本无法思考,被老师喊“坐下吧”之后,又觉得丢人丢大了,别的同学肯定瞧不起我,有时候能哭出来。
现在想想,那时候是真的孩子气,回答不出来问题这件事,其实是多小一件事啊,但是在一个孩子的眼里,就已经是全部了。经历的事情总是会决定一个人的眼界的,这话不假,那时候什么都没经历过,就已经觉得上学就是自己的全部了,自己没做好仿佛天就要塌了,但实际上,除了你自己,没人会关心你这一辈子几道题没答出来,也没人会关心你这一辈子失误了多少次。所有人关心的,都只是你最后的成功与否,那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你,他们关心的都是你是否成功,而只有你自己,才应该关心你这一路走的开不开心。
现在的我已经不会因为老师的一句话就对自己进行自我否定,但是同样的,儿时的老师变成了现如今的一件大事。而这个大事,则又是我现在认为的大事,或许再过上几年,我又会觉得,这也算不上一桩大事。人总是有局限性的,但是如果能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也算得上是一桩不错的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