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风专栏历史有意思连载小说
千古江山之斜阳草树 晋宋禅代1

千古江山之斜阳草树 晋宋禅代1

作者: 鹤排云 | 来源:发表于2018-10-23 20:43 被阅读4次

    第二十七章      晋宋禅代

    义熙十四年十二月,有彗星出晋、代之地,其大如斗,其明如月,入太微,经北斗,络紫微,划过天际,历八十余日而灭。中原之人望见,议论纷纷,谓有天象示警,中原将乱矣。魏主拓跋嗣闻之,急召诸儒、术士,太史令等人,问之道:“今四海分裂,灾咎之应,果在何国?如在我国,朕有何过,卿等尽言,勿有所隐!”众人不敢言,拓跋嗣大怒,声言皆斩之,内有一人道:“博士祭酒崔浩博学多闻,精通义理,可召其前来推算。”

    拓跋嗣命人召崔浩上殿,令其演算吉凶,崔浩将太史令的奏章略略翻看一遍,道:“夫灾异之兴,皆由人事,人苟无衅,有何畏哉?故人失于下,则变见于上,天人感应,百代不易。昔王莽将篡汉,彗星出入,正与今同。国家主尊臣卑,上下有序,民无异望,天无异常。而今晋室羸弱,主弱臣强,故有桓玄逼夺,刘裕秉权。危亡不远矣。彗星凌空,实为恶气所生,其应晋室将灭,刘裕将篡乎!”崔浩分析得丝丝入扣,众人无以易其言,皆叹服不已。拓跋嗣听闻与己无涉,这才放下心来。

    王韶之,字休泰,出自琅邪王氏。自幼雅好史籍,博览群书。隆安年时,桓玄篡晋,王韶之无论大小事悉撰录之,因此私撰而成《晋安帝阳秋》一书,详略得当,文采斐然,时人称之,谓其宜居史职。刘裕当政后,闻王韶之大名,即任为著作佐郎,一路升迁至中书侍郎。

    一日,刘裕召王韶之前来彭城议事,刘裕直盯着王韶之问道:“孤在洛阳之时,曾听寇天师言道,我大晋此后只传二世而终,孤深以为忧,卿熟读典籍,可有耳闻?”

    王韶之沉思良久,突然跪下叩头道:“臣死罪。臣于古书中曾见谶语有云‘昌明之后尚有二帝。(晋孝武帝司马曜字昌明)’因其语涉不详,故不敢奏闻。”

    刘裕若有所思道:“陛下春秋正盛,又无子嗣,恐其妄言也。”

    王韶之狠下心道:“自古天意难测。只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刘裕哦了一声,不再言语,令其退下,并赏赐千金。

    王韶之回京后,以重金贿赂安帝左右内侍,欲密谋鸩杀安帝。然因琅琊王司马德文常在安帝左右侍奉,饮食寝处,未尝暂离,数旬已过,王韶之不得机会,难以下手,急得他焦头烂额。

    这一日,王韶之在家食毕螃蟹后,下人又奉上一盘果子,其中有几颗柿子,时值隆冬,那柿子冻得晶莹剔透,红艳欲滴,王韶之看得食指大动,刚要拿起食之,其妻劝道:“夫君,螃蟹与柿子不可同食,易使人腹泻。”王韶之闻言,忽然灵机一动,立刻进宫与内侍谋划,如此这般这般。果不其然,琅琊王司马德文在当晚进膳后,腹痛如绞,一夜如厕五六次,次日便身体虚脱,脸色发白,安帝见之,甚为心疼,特命其回家调养。司马德文无奈,只得出宫,回府安歇。

    十二月十七日,王韶之带兵入宫,直入寝殿,安帝一见大惊,道:“卿,卿为史臣,今带兵入宫,意欲何为?”王韶之冷笑道:“臣遍观史籍,以为国家多难,当有德者居之,陛下口不能言,寒暑不辨,琅琊王智且贤,群臣共议,陛下当让位于彼,国家方能安定,垂之万世。”安帝哭泣道:“卿教琅琊王前来,朕亲问之。”王韶之傲然道:“琅琊王避居府邸,静思己过,不便前来。”遂命人将安帝牵至东堂,王韶之取出毒酒,命安帝饮下。安帝惊诧道:“朕已让位,奈何杀之?”王韶之笑道:“兄终弟及,兄不终,弟何及?”遂抱住安帝脖颈,亲将毒酒灌下,安帝就此驾崩。

    王韶之命人飞马彭城禀告刘裕,刘裕率宋国文武大臣连夜进京,召集在京官员,在安帝灵柩前宣读遗诏,其略云:“唯我有晋,诞膺明命,业隆九有,光宅四海。朕以不德,属当多难,幸赖宰辅,拯厥颠覆。仍恃保祐,克黜祸乱,遂冕旒辰极,混一六合。方凭阿衡,惟新洪业,而遘疾大渐,将遂弗兴。仰惟祖宗灵命。亲贤是荷。咨尔大司马、琅邪王,体自先皇,明德光懋,属惟储贰,众望攸集。其君临晋邦,奉系宗祀,允执其中,燮和天下。阐扬末诰,无废我高祖之景命。”

    刘裕宣读完毕,遂奉琅琊王司马德文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因其谥号为恭,史称恭帝。

    王韶之后做《晋记》10卷。叙事详善,辞论可观,誉为佳史,后传至唐朝,安史之乱时,毁于战火。

    罚   元熙(公元419年)元年春正月初一,晋恭帝即位,改元为元煕,恭帝立琅琊王妃褚灵媛为皇后。正月二十九日,朝廷葬安皇帝于休平陵。恭帝上朝,内心已知安帝死因,忧晋祚将终,故此闷闷不乐,朝事皆委刘裕做主。刘裕遂以其弟骠骑将军刘道怜为司空镇守京口,同掌朝政。

    恭帝遂终日沉迷浮屠,参禅悟道,又花费千万,造丈六金像,步行十许里,亲于瓦官寺迎之,以示虔诚。

    这一日,恭帝又至瓦官寺拜佛,礼佛已毕,恭帝想到晋室江山不保,自己性命堪忧,不由得长吁短叹。一旁侍奉的一名中年沙弥见此情形,便大声责备道:“大丈夫当有所作为,况一国之君乎?”

    恭帝左右闻之大怒,便欲上前捉拿问罪,恭帝见那沙弥英气勃勃,便一摆手,斥退左右,独留其人,温颜道:“师傅欲赐教乎,朕洗耳恭听。”

    那沙弥跪倒叩头道:“宗室子弟司马楚之叩见陛下。”

    恭帝惊道:“你父乃司马荣期,你祖乃司马恢之,久不闻你音讯,因何至此?”

    司马楚之再拜道:“义熙二年(公元406年)我父时任益州刺史,正欲进兵谯蜀,孰料为其参军杨承祖所弑,我时年十七,送父丧还丹阳郡。而刘裕当政,大杀宗室有才力者,故亡匿沙门,忽忽十余年已过,功业未竟,今见陛下长叹,心有所动,故此妄言,望陛下恕罪。”

    恭帝将其扶起,感慨道:“与我心有戚戚焉。大厦将倾,如之奈何?”

    司马楚之慷慨激昂道:“陛下,我在沙门之中,云游四海,十余年间亦结交不少豪杰之士,陛下若有差遣,万死不辞。”

    恭帝眼睛一亮,道:“京城刘氏耳目众多,势力雄厚,不可与之争锋,你不妨远涉江湖,聚兵屯粮,若国家有变,可起兵勤王。”

    司马楚之躬身施礼道:“请陛下赐一手诏,方可便宜从事。”

    恭帝遂咬破食指,写下血书,任司马楚之为车骑将军,都督十州军事,扬州刺史,起兵讨刘裕。

    司马楚之含泪跪接血诏,小心收藏,拜别恭帝,亡命于汝、颍之间,祭出血诏,举起义旗,声讨刘裕,一时之间归者如云,众至数万,遂占据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市东),为宋国心腹大患。

    刘裕闻报,与谢晦商议对策,道:“贼众势大,窜伏草泽,若遣大军征讨,去而复散,走又复聚,难以根除,卿有何计?”谢晦思索半日道:“俗语云蛇无头不行,似此等贼众,全赖贼首,贼首一除,顿作鸟兽散,可遣刺客杀其首,余众则不足为患。”

    刘裕闻言,眼睛一亮,道:“卿速寻异能之士为之。”

    谢晦躬身施礼道:“臣谨遵令旨。”

    未过几日,谢晦领一人前来拜见刘裕,称其有专诸之能,可取司马楚之人头来献,刘裕大喜,宣其上殿,只见殿下缓步走上一人,瘦小枯干,双目凹陷,行路飘忽不定,手无缚鸡之力,见到刘裕,跪倒施礼道:“草民沐谦见过宋公。”

    刘裕大感失望,道:“司马楚之拥众数万,手下能人异士甚多,卿因何敢言取其首级?”

    沐谦微微一笑道:“我视之为草芥耳。”

    刘裕哦了一声,半信半疑。

    沐谦见他脸色,便知其意,道:“我知一时之间难以取信于公,我只问宋公一言,平生所最恨者为谁,谁人又最恨宋公?”

    谢晦在旁,闻言大惊,刚要上前阻止,刘裕一摆手,低头思索半日,悠悠道:“孤此生杀人无算,灭国有四,仇家不可胜数,然平生最恨者为刁逵,受其辱,灭其族,故刁逵子刁弥亦应最恨孤。”

    沐谦道:“然刁弥现在何处?”

    刘裕道:“当匿于京口,故遣司空道怜镇京口,遍寻不获,恐其为乱,孤不自安。”

    沐谦再拜首道:“草民愿献刁弥头来,早则旬日,迟则月余。”说罢起身,头也不回而去。

    刘裕对谢晦道:“此亦一壮士耳,未显专诸之能,已见荆轲之勇。”

    果不其然,一月之后,沐谦手捧一匣,来见刘裕,刘裕命人打开一看,果真是刁弥人头,不由得大为赞叹道:“孤十数年抓捕此贼不获,卿一朝而定,真英雄也。”遂命人赐酒,赏千金。

    沐谦辞谢道:“楚之不除,何以赐为?沐谦既蒙宋公恩遇,敢不效命,待函楚之首至,并受公赏。”

    刘裕点点头道:“卿若能除之,当以其爵爵之。”

    沐谦再拜谢,起身飘然而去。

    沐谦遂至长社投奔司马楚之,拜见后言道:“草民为刁豫州之子刁弥属下,刁大人为报父仇,入京行刺刘裕,为太尉府司马陆仲元所杀,草民与刘裕不共戴天,听闻大人与彼为敌,故此来投,望乞收留。”

    司马楚之将信将疑,命人赴京打探,果如其言(此皆刘裕与沐谦之计。),至此司马楚之对沐谦深信不疑,任为参军,待其甚厚。

    一日,晋军前来讨伐,司马楚之不与之战,命军转移,沐谦主动请命断后,与晋军大战,身被数十创,卧床调养,他知楚之必亲来探望,暗藏匕首,因欲杀之。司马楚之果来探望,亲送汤药,嘘寒问暖,沐谦感动至极,叹道:“谦乃江湖飘零之士,遇之何深?”乃出匕首于席下,翻身下床,纳头便拜,告以实情。司马楚之把沐谦扶起,不由得叹道:“孰料大奸雄亦为此龌蹉事。”沐谦道:“将军为刘裕所忌惮,恐其另遣他人,愿深居简出,小心为上,以保全贵体为先。"司马楚之无奈苦笑道:“若如君言,虽有所防,恐有所失,此生不得安宁矣。” 沐谦道:“谦愿为君分忧。”遂委身事之,为其贴身护卫。

    刘裕闻沐谦降司马楚之,拍案大叫道:“楚之推诚信物,得士之心,竟如此也。”谢晦在旁闻言大惭,上前一步道:“不若另遣他人为之?”刘裕叹了一口气道:“不得以之事,岂可一而再,再而三?此乃天意,楚之日后必为我大患,后世子孙当戒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古江山之斜阳草树 晋宋禅代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cqz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