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工作日,也要好好吃饭。下班后花点时间做顿美食,安慰一下自己的胃。晚上悦读找本旧书翻翻,《厨房里的人类学家》是一本介绍厨师成长故事的书。五年前初遇时就好喜欢,还买过几本送给相熟的朋友。
作者庄祖宜经历很特别。她毕业于台湾师大英语系,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人类学硕士学位后,去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继续研修人类学博士。不过就在写作博士论文的时候,她毅然放弃了即将完成的学业,到美国麻州剑桥厨艺学校学习烹饪。毕业后在各大饭店里从学徒做起,继续琢磨自己的厨艺。2006年9月,她开了个人博客“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分享在厨房中的所见所闻,也间接促成了这本书的写作。
庄祖宜的故事很精彩。从学院到饭店,从高深的人类学,到最家常的烹饪。从书房到厨房,她人生的轨迹突然走到了全新的方向,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时,觉得她妈妈好了不起。我想很少有父母可以支持孩子放弃博士学位,而去做一个“厨子”。她说要感谢父母,没有给她的人生设限,才让她有了崭新的天地。
这几年随着自己渐渐喜欢上做菜。开始越来越理解她的选择。原本还一直想不通,她为什么会放弃看得到的大好前程,而去厨房里从头开始。其实,厨房的工作非常辛苦,从一个小白成长到大厨,也是一条辛苦的道路。但是每当自己慢慢地把原材料变成餐桌上的美味时,过程充满着享受,那种水到渠成的感觉非常治愈。
她说自己刚开始上人类学课程时压力很大,经常很紧张,有时完全没有自信心。这时候就会感觉肚子非常饿,下课后回宿舍做饭,虽然自己不会烹调,但在厨房乱忙一气后,居然也做了一顿,勉强可以吃的饭,最难得的是紧张的神经,不知不觉中舒缓了。于是,下课买菜做饭成了她留学生活的休闲活动。
渐渐的,做菜的乐趣远远超乎了她的想象。在看了茱莉亚·柴尔德《我在法国的岁月》和麦克·儒曼的《大厨的造就》后,她觉得厨艺专业是一种特有的文化,而厨师是跨国的民族。于是,她进了厨艺学校,从零开始,并打算贡献此生来研究餐饮文化。在得到父母的支持后,她踏上了漫长的学厨之路。
人生没有什么比快乐更重要了。虽然要面对繁重的课程,严苛的老师,以及以前从未料想过的困难。但烹饪美食的成就感和面对食物的满足感,让她无论多辛苦都坚持了下来。制作美食也需要学术精神。也许正因为她有“人类学”专业的基础。她的文字不仅有烹饪中的技巧,还体察到食物与人的关系,食物与心理的关系。不同地域的人,他们烹调的美食也带着自己的民族个性。
很喜欢她书中用到的插图,每一道美食都仿佛带着温度。那些精致的摆盘,除了视觉享受,还让口腔中忍不住泛起各种味觉体验。作为一个会写作的好厨师,庄祖宜用她的生花妙笔,让我们享受到了文字的饕餮盛宴。每次跟着她的步骤尝试里面的菜肴,比起一般的菜谱,会多一分对食物的亲近。
还记得发现她用的铸铁锅,竟然是自己无意中也买的牌子后。这两口巨重的锅,就成了我的宝贝。以前实验室有个姐姐喜欢做饭,别人出国带回来名牌包包,她带的是锅子。当时我还很不理解。看到《铸铁锅》这篇文章,终于可以会心一笑。
生活大概就是需要这样细火慢炖的。在平凡和朴实里,品尝色香味。感受自然的馈赠,用心做一餐饭,唤醒味蕾的感觉,用心吃一顿饭,快乐其实很简单。就算没有米其林的标准,也让自己郑重地面对食物。也许,“烟火气”才是生活应该有的味道。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