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8日 星期三 晴 学校
学生们今天带着粮食欢天喜地放假回家了,而我们老师在放假前的最后一天“弹尽粮绝”了。米有,就是没菜。这也难不倒老师们,总不能全体饿肚子或只吃大米干饭吧。
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搞来的羊肉,清水煮羊肉,老师们吃得那个香啊!
我吃得那个惨哪!因为我不吃羊肉,所以只能吃方便面。方便面,为我在学校的最后一顿正餐划上了句号。
晚饭全体老师以清汤挂水的面片汤果腹,这日子真是不打算往下过了啊。
今天是寒假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加上我也要和这所学校、这些老师们告别了,所以晚上顺带着大家一起欢乐一下,当作是送别仪式吧。
食,没有,酒,有。
面片汤吸溜完之后,几个男老师迫不及待地让格桑把酒和饮料从小库房里搬出来,看来今晚是想不醉不归了。
大家挤坐在小食堂的各个角落,屋外寒风瑟瑟,屋内炉火烧旺。往常老师们在小食堂吃饭或喝酒时,外面的教室里还有一百多名学生帮忙守护着整个校园。今天,每个教室都黑漆漆的,再也看不到孩子们的身影。老师们锁上了学校的大铁门,关上小食堂的门独享放假前最后的狂欢。
三张藏式餐桌上摆满了听装啤酒和饮料,除了这些,别无他物,干喝。
每人主动各自拿了一听啤酒或饮料,打开后,都没喝,等待干杯的命令。
因为其美校长一个月前就去内地参加培训了,所以塔杰副校长是今天这里最大的干部。他代表学校对我这一学期的工作表现做了一个总结,说了很多感谢的话。期间,其他老师也频频向我投来温暖调皮的微笑。突然,我鼻子一酸,眼睛一红,心里有无限感慨差点从眼睛里涌了上来。
我并不完全是因为塔杰副校长表扬我而感动,是这些老师刚才像兄弟姐妹一般的笑容和神情把我震了一下。我突然感到一股子深深的遗憾,为什么平时我们的相处没有这种关爱呢?
别误会,我不是说要和男老师有某种深厚的感情。因为我自己的谨小慎微,平时和老师们的相处一直保持着距离。虽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平时也是以礼相待,但是,所保持的距离,让我失去了和这些藏族兄弟姐妹们互相交心的机会。
在学校,除了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以外,孤独一直陪伴着我。惦念家人,思念朋友,对人生过往的反省,对将来的迷茫,对学校老师的一些教育方式不理解的苦恼以及身体病痛,等等,都会让会越发的孤单和无助。
我多么渴望在我压抑和难过时能就近和哪个老师聊一聊,同时,我也很想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一定与我不同的人生经历。不是猎奇,是一种有精神需求的人与人的交流。遗憾的是,由于我自身的原因,这一切都未曾发生,也再无可能。
塔杰副校长举着一听啤酒动之以情地对我“表白”后,代表学校给我颁发了一本荣誉证书。证书内页的正中间写着“你来我校义务支教期间,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为藏区孩子送来了温暖,树立了榜样!”右下角盖着南木林县教育局和秋木乡完小的两方大红印章。从小长大,荣誉证书也拿了不少,但今天这本,意义非凡(我自己认定的)。
接着,塔杰副校长又代表学校为我戴上一条洁白的哈达,让我肃然起敬。哈达在身,顿时像加持了一般。
以上这些是塔杰副校长代表学校的官方举动,接下来便是每一位老师的轮番“轰炸”。亏得我不喝酒,这要是以酒还礼的话,我醉个百转千回都不为过。
老师们的欢送礼仪是,献一条哈达,敬三杯酒,再唱一首歌。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流程。
我脖子上的哈达一层加一层,顿时不冷了。所有的老师都喝酒,他们知道我不喝酒,也不为难我,以饮料代替。三杯、三杯、三杯,就算是喝饮料也得有这量啊。
一开始,我挑的是非碳酸饮料,只有红牛。一下子喝了六罐儿红牛,差点把我喝吐了。旁边的次仁德吉老师悄悄跟我说:“不行啊,这是功能性饮料,你不能喝太多。”次仁德吉老师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心眼儿好。我又改喝雪碧,没别的选择。
就这样,老师们一杯一杯地敬我酒,我一杯一杯的以饮料还礼。用我们东北人的话说,差啥也不能差事儿。即使是喝饮料,我也是你敬我就喝,奉陪到底。
唱歌环节是我最喜欢的。
这些老师唱起歌来不糊弄,每唱一首歌都像是要参加比赛似的,可认真着呢,而且唱时感情特别地投入。
塔杰副校长唱起歌来像康巴汉子,威猛有力。
尼玛次仁老师唱起歌来是那么的深情,带着酒意的眼神既飘缈又深邃,随着伸开的双手望向远方。尽管没望多远就被小食堂的墙壁挡了回来,但一点不影响尼次老师的情绪,恰似那眼神已穿透墙壁望向了唐古拉山。
次仁德吉老师,我认为是我们学校女老师里唱歌最动听的。闭上眼睛,就像在听专业歌手的演唱。睁开眼睛,眼前在动情歌唱的次仁德吉老师,目光透着女性的柔媚,这哪里还是往日让学生们胆战心惊的次仁德吉老师!
大欧珠老师直接唱了一首原生态的藏语歌,似唱似说似吼,一下子把男老师的情绪调动了起来。几个人一起吼,高亢嘹亮,震撼人心。
他们每一首歌名义上是赠予即将远离的我,但又像似为自己而唱。微醺的醉意,深情的歌声,让离别的情意更加浓重。他们一改往日我眼中的形象,让我再一次遗憾之前没能离他们更近一点。
轮到格桑为我敬酒时,眼看着格桑眼含热泪,却又不敢肆意流下。我知道她不好意思让别的老师看见,我知道她想对我说什么,虽然她一句话也没说。我紧紧地抱了抱她,她的手在我背后悄悄擦了一下脸,然后又悄悄地在角落里坐下。
在一个地图上要放大多少倍才能找得到的西藏小山村里,在一个大山环抱的小学校里,在一个四面漆黑唯独这里有温暖灯光的小房子里,一群藏族老师和一位汉族老师一起推杯换盏,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彼此的厚意。
我们互相并不了解,且交往时间也并不是很长,只是以最纯朴的心态感动于这没有利来利往的纯朴友谊。
相识即是缘分,但愿我们能再相遇,那一定是久别重逢!
(完)
《在西藏支教的日子》所有连载版权归作者所有,请勿再转载。
网友评论
在地图上的很多个山村里,我相信爱会以很多种方式继续演绎下去。
原创《在西藏支教的日子》连载今天到此结束了。前几天有个朋友留言说,“真的要走了,要结束了,竟有万般不舍,不舍这些文字,这些孩子,这片土地”。我回复他道,“我何尝不是呢。”
真心真意谢谢一直陪伴《在西藏支教的日子》的好朋友们,陪我一起重拾当年最难忘的一段时光。谢谢你们
结束前,给自己再吆喝两声,希望以后还能在这里相见,互相以文字勾搭和吸引,共创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