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凶(39)连环盗窃案

作者: 小丑丶狂人 | 来源:发表于2021-02-06 23:30 被阅读0次

  两个小时之后,专案组会议室的帘子拉开了,各位领导终于看完了审讯视频,一个个愁眉不展。

  马忠康调查结果中提供的6位嫌疑人,其中有5人竟然在多起案发时间段内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不仅有多人能够作证,还有视频为证。

  而马忠康明确表示:不可能!

  在证据面前,马忠康的话语毫无意义。但马忠康对他所收集的37起案件初期调查了如指掌,每一个侦破的案件,每一起在侦案件,都是从他提供的线索开始查起,才将一个个嫌疑人逐步拽了出来。

  每每有疑惑的时候,他总能给予或多或少的答案,几乎没有错误。

  马忠康的确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对于个别案件甚至投入了极大的关注,深入地查找了线索。

  谁更可信?该怎么办?

  更可气的是,目前只有1名嫌疑人完全没有不在场证据,且有监控记录能够完全证实,其中多起案件最终都是由他开着盗窃的电动车或是机动车前往销赃点。

  面对这些证据,他无可辩驳,但他既不承认,也不否定,就是坐着,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答,逼问急了,他就来一句:“要么你们就弄死我!”

  审讯的警察们已经两天没有合眼了,审了各式各样的嫌疑人,有哭哭啼啼的、谎话连篇的、推卸责任的、主动坦白的、强硬对抗的,但主动求死的,这还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

  “脾气倒挺大!”谢组长拍了桌子,有了一丝怒意。

  对于这类案件,如果是一个犯罪团伙集体作案,但只抓获了其中几人,其他嫌疑人在时效期内未能捉拿归案,虽然会继续调查和追捕,但这几个倒霉蛋就会承担主要责任,往往都会把锅全给背了,结果就是重判。

  李理翻看着这位嫌疑人的个人资料,光棍一个,就一位老父亲在乡下,还是多年不来往,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这类人往往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容易被他人诱导,很容易蒙蔽道德底线,逐渐走向极端,走向死亡。

  特别是这位,曾经多次犯案,三进宫。想要通过感情、爱情、亲情来感化,根本行不通;想要通过思想教育和道德引导,也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审讯人员从各个方向都尝试过,努力过,现在别说是判刑了,就算是毙了他,他也无所谓。

  “十八年后还是一条好汉!”这就是他的态度,愿意自己全都扛下来,说什么都听不进去。

  生无可恋,说的就是他。

  李理叫上吴小倩一起去找马忠康,马忠康态度很是坚决,坚信自己的调查方向和结果,可问及理由的时候,他的万能用语却是那一句——猜的!

  马忠康不耐烦地说:“你们不也都是靠猜测来推进案件吗?证据确凿了,还用侦吗?不都直接抓了!”

  李理和吴小倩通过他的微表情进行了推断,马忠康说的是真的,他们也愿意相信他。

  马忠康之所以确定了那六人,原因很简单:每次案发前他们都会有一段时间聚在一起,每次案发后都会各自离开,并决不互相联系。

  一次两次或许会是巧合,但每起案件的前后都能如此相似,一定有猫腻。

  这一切都是商量好的,是计划好的,是为了各自隐藏,躲避风声。

  即便有个别人被发现,被抓获,也不会牵连出其他的人来。

  但,不在场证据,是怎么得来的?

  他们在案发时间段内的消费记录,完全可以由他人代替完成;朋友之间的视频,也可能通过翻拍翻录来造假;但公共场合的记录,却是无法改变,总不会又是双胞胎替身吧?

  李理的头都大了,偷偷吃了几片药。吴小倩眉头皱得更紧了,眼角的鱼尾纹显得更深了。

  难……

  但光靠想,怎么能实现目标,还是要动起来。

  “马忠康都能猜,警察为什么不能呢?”李理看着吴小倩认真地说道,吴小倩会意地点点头,有他们两人配合,足以从那些嫌疑人中发现任何的蛛丝马迹,可关键是怎么做,能有多大作用。

  “诈他们!”李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虽然负责审讯的队员已经尝试过使用“离间计”,但李理认为,做得不够。

  比如:“某某某已经在争取坦白从宽的机会,他将获得减刑。”

  有用吗?这些惯犯,早就知道自己的下场,进去待三年和三十年又有多大的区别?

  比如:“某某某已经把你供出来了,难道你就愿意自己承担?”

  有用吗?是一个人承担,还是一群人承担,对他们来说,结局都一样,都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

  吴小倩明白了,那些嫌疑人需要更加诱人的条件,可是,除了减刑,还能得到什么?

  李理要“诈”,是可以的。但一切承诺必须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否则,任何的诱导在律师面前,证据都是不合法的、不成立的。

  李理神秘地笑了笑,不用多说什么,演出好戏,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想。

  两人交头接耳的商量了一番,可是吴小倩毕竟是一个非常理智的人,她怀疑可行性,更认为领导不会同意。

  李理无奈地说:“很多案件就是因为被限制在规矩之内,所以令我们束手无策,如果报告领导,领导必然不会同意,他们是把方向、掌大局的,根本不允许我们胡来。”

  “可是,他们也不会坚决地反对。因为出了成绩,是他们的明智领导,出了问题,就是我们的胡作非为。所以,还不如不报,先斩后奏!”李理坚决地说道。

  吴小倩想了想,没有同意。虽然她非常愿意相信面前的这位聪明的“神探”,但理性战胜了爱慕,这是长期处于体制中的人的惯性思维,那就是绝不能越界。

  吴小倩还是将行动计划告诉了王局,王局是个粗线条的人,如果能够破案,他往往不拘小节。可是现在,他说了不算。因为旁边就坐着省里派来的钦差。

  王局没有说话,看向了谢组长。

  谢组长犹豫着,问道:“你们有多大把握?”

  吴小倩惭愧地说道:“不大……”

  李理马上抢过话,说道:“五五开!成与不成。但不做,只能僵着!”

  谢组长思考了一会儿,说道:“你们是执法人员,更不能把法律当做儿戏!你们的计划,我原则上是不会同意的,希望你们也能认真反思其中的问题。”

  “当然,大家都是为了破案,我们可以尝试着使用一些手段,但必须要在可控范围内啊。你们是支队长,是领导干部啊,一定要以身作则!”

  “请不要误解,我并不是打击你们的积极性,而是在开导你们,指导你们,希望有一个合法合规合理的、更加成熟、更加可行的有效方案,案子还有很多,时间也还有很多,不急于一时……”

  说了一堆大道理,吴小倩听得云里雾里,根本不知道其宗旨是什么,但她似乎明白了李理的的看法,这领导的观念根本就是既同意,又不同意……

  “是!谢谢领导指点,我们一定反思。现在我们就去进行初步审讯,决不给领导添麻烦!”李理一边说着,一边拉着吴小倩离开了。

  出了门,李理无奈地对吴小倩说道:“好吧,我们重新设计一下,把计划打个折扣,让其更合法合规合理,希望效果不会打出太多折扣就好……”

  说着,李理再次附到吴小倩耳边,说起了自己的计划。

  这次吴小倩没有拒绝,她决定试试。

相关文章

  • 追凶(39)连环盗窃案

    两个小时之后,专案组会议室的帘子拉开了,各位领导终于看完了审讯视频,一个个愁眉不展。 马忠康调查结果中提供的6位嫌...

  • 《连环盗窃案》

    最近,南安县不大太平,县城各地派出所陆续接到了群众报案,案情都是家中失窃,却叫人奇怪的是,失窃的人家都表示家里的门...

  • 连环盗窃案

    故事还得从10年前的那个夏天说起 那天太阳高照微风徐徐 一名花季少男打工完后 和同事一起骑车去了隔壁的游戏机房 用...

  • 【悬疑故事】连环追凶

    01 今年四十二岁的吴振华,是A市公安局刑警队的队长。他加入警队十八年来,侦办过许多大案要案,屡立奇功,多次受到市...

  • 霉菌就是这样,你看不见它,但它的确存在------《雪人》读后

    这是一个有关追凶的悬疑故事,凶手是个连环杀手,哈利作为警探沿着一幕幕凶案和线索开始追凶之路。 “疾病”是小...

  • 官司

    1.突如其来的连环案 2011年的四月十五号,夏日里山城市区发生了一起别墅连环盗窃案,当地四座别墅接连...

  • 风雪夜归人

    这是一个有关追凶的悬疑故事,凶手是个连环杀手,哈利作为警探沿着一幕幕凶案和线索开始追凶之路。 很久没看悬疑剧,主要...

  • 《追凶》有感

    最近又重温了《追凶》,影片中的布景、声音都让我彻底沉迷在了那个世界里。 在连环杀人故事的背后,在面对屏幕前...

  • 记·自律『第372天』

    1、《与自己和解》(p1~55) 2、《好听:如何练就好声音》(p1~87) 3、云听:《诡案追凶》(第39~42...

  • 全程高能,不断反转,半夜千万不要看哦

    最近,一定要安利给大家的好剧,就是韩国惊悚悬疑烧脑剧《Blind》 主要讲的是连环杀人案,兄弟俩高能追凶。 开剧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追凶(39)连环盗窃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hko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