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道家"三隐"

作者: 竹园书客 | 来源:发表于2018-08-20 10:57 被阅读4次

                隐于野为小隐,除晋陶渊明外,其余小隐者大都是无心于隐,野心十足,自我炒作也。隐于市为中隐,此隐者既能与民同乐,亦不失本分。隐于朝为大隐,此乃道家最高境界也!在污泥浊水中能独善其身者,乃非常人也!吾既没野心,亦胸无大志,乃中隐者也。市井旮旯,街头巷里,凡热闹之处,乃吾挤身之地。茶余饭后常有老妪登门邀局,吾乃放下诗书欣然赴约,三元五角,怡情快乐,净身而归亦无半点悔意⋯⋯出门与野佬村夫同乐,回家拿起诗书与古人同乐,其乐无穷也。         

相关文章

  • 谈道家"三隐"

    隐于野为小隐,除晋陶渊明外,其余小隐者大都是无心于隐,野心十足,自我炒作也。隐于市为中隐,此隐者...

  • 三隐

    三隐:大隐隐于市,中隐隐于朝,小隐隐于野。 出处: “三隐”属于道家哲学思想,据传说最早出自汉武帝时期,东方朔之口...

  •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道家名称始自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道教的名称见于汉末的《老子想尔注》。 刘勰作《灭惑论》,即将道家定为“三品”:“...

  • 眼前的茶,对坐的人

    山静似太古, 水缓入心田。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这里是“三教圣地”武夷山, 佛家在此开坛讲经, 道家在此隐...

  • 艺术问:简述道家哲学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道家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产物,以“道”为核心,以无为而治之心对中国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道家哲学中的“意境”和“隐...

  • 道家祖师谈养生

    原文: 养生之士先资其气。资气在于寡欲,欲情不动则精气自相生矣。 浅译: 养生之人须先充实自己身体的气血。让气血充...

  • 刮痧病例配穴

    《痧胀玉衡》。《玄隐遗密》道家口授,记录内经以前的中医。白云观,三生道人。1.牙疼,针灸合谷,峡车。或按摩偏力附近...

  • 【读书清单】《道德经》之自由

    1 道家的自由 明星上街要戴墨镜,谈个恋爱要偷偷摸摸,这是不自由的人。 道家认为拥有自由的人,是不被别人过分关注,...

  • 谈陶话隐

    讲了三个班的陶渊明后,又翻阅了好些的资料,觉得自己应该写点什么了。当我们提起陶渊明时,总会把隐士、高洁、洒脱恬淡、...

  • 唐代文学之唐诗

    罗隐:原名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文学家。 罗隐思想属于道家。著有《谗书》及《两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道家"三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iuk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