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个来自十八线农村的姑娘,家里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从小她就缺乏他人的关心和疼爱。她努力学习的结果是上了一个西部的二本。一路走来,经历了什么样的痛苦,她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第一章
余英子又一次回到了家乡。一个鄂东南的小村庄。夏季的村庄真的好美,天蓝蓝的,树绿绿的。刚下过一场雨,所以天气不是很热。相反还有那么一丝凉意。
奶奶正在屋前的菜地里除着杂草,那只淘气的花猫正在她面前跳来跳去。奶奶嘴里嘀咕着:“你这只臭猫儿,快给我走开,小心我一锄头让你破了皮!”
那花猫好似听懂了般,它停了下来,坐在奶奶旁边看她除草。雨后大黑狗从田野里浪完回来了。它看见躺在摇椅里的英子,走了过去,一边冲她摇尾巴,一边用舌头舔英子的大腿。
英子此时穿的是一件蓝色条纹带纱的裙子。其实她在学校从来不穿裙子,因为她一直觉得她腿粗。一穿上裙子,就感觉的所有人都在关注她的那条腿。其实英子的腿并不是很粗,只是不细罢了。
当然她还不穿裙子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奶奶。奶奶生于1944年,没上过几天学,也接受不了现代的思想,反正从小到大,英子也没看见奶奶穿过裙子。而且每次英子只要穿着个裙子出门,她就会反复叮嘱。怎么说呢?奶奶的封建思想还是很重的。
奶奶有时候经常会和英子聊起同村女人的一些八卦,比如说某某某的男人出去打工了,她就和邻居家的男人好上了。结果邻居家的女人知道了。把某某某骂得个狗血淋头。某某某还不知廉耻的会骂了过来。英子在听到这件事时,总是一脸淡定的样子。然后说:“奶奶,这种事很正常呀,电视上的娱乐新闻几乎天天报道就是这种事!”
然而奶奶还是好似听到了什么天大的新闻般,和她的那帮朋友们吐槽个不行。
不过最近这些年,奶奶很少和她的那些朋友们来往了。因为她的那些朋友们有很多都去了天堂。
英子回家也已经很多天了。但是她没有看见她的二姑前来拜访。她已经猜到奶奶一定是和二姑发生了矛盾。在她的再三逼问下,奶奶说出了原因。和英子猜的一样,又是那一亩三分田的事儿。
如果英子记得没错的话,这应该是N次奶奶和二姑为了那点田而吵架了!这几年来,两人为这事儿没怎么闹。闹得最凶的应属2002年之2008年期间。
英子出生于1999年农历的中元节。那我们就从那个时候说起,英子家那时还在重庆云阳,那是一个山村。英子自小就认为他们家和他们祖上都从未阔过。小的时候,英子听他的爷爷将起他的爷爷,在清朝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到了爷爷的爸爸也就是英子的曾祖父这一代,也是农民,而且还是贫农。英子的爷爷,理所应当也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英子的爸爸,倒是摆脱了祖祖辈辈赖以活命的土地,去了广东打工。不过说到底还是一个农民。
英子的爷爷和奶奶一共生养了五个儿女,三个女儿,两个儿子。爷爷因为上过几天私塾,年轻时曾是村里的会计。每天背着一个用烂布缝成的背包就出去了。家中一切就撂给了奶奶。再加上爷爷做个小小的会计还特别正直,每个月根本就拿不了几毛钱回家。一家七口人的支出全部压在了奶奶身上。奶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就是每天在家拼命干活,盼着地里的那点芝麻和圈里的几头猪能够长得好点。
三个女儿,小学没有毕业就辍学了。一是因为家里穷,而是因为她们也不是什么学习的料子。倒腾着就为她们找好婆家嫁了出去。到了老四,也就是英子他爸的时候,发生了逆转,英子他爸学习挺好,总算是是成了这家人里唯一一个读完小学的人。但是就在中考前夕,不该跟着英子的二姑夫跑到湖北去挣点钱补贴家用。结果这一去,耽误了中考,没有拿到初中毕业证。再加上家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就这样英子他爸也结束了他的学习生涯。轮到英子他叔的时候,家里的女儿嫁的嫁了,工作的工作了。这个家庭的经济压力也小了些。再加上由于是最小的孩子,受尽宠爱。奈何这家伙比他的姐姐们还不是个读书的料,每次都以上学的名义跑到别人家去一玩一整天。最后让英子他爷爷发现了,生气的问了一句:“你还读不读书?”结果小叔也是理直气壮的回了一句:“不读了!”自此,五个儿女通通结束了学习生涯。
英子的大姑嫁给了当地一个周姓人家。两口子结婚后就去了广东打工。英子的二姑原来是看中了安徽的一个商人。本欲结婚的。结果一个从湖北的男人从天而降。这个男人本事没有,但是却有一张会吹牛的嘴。就这样把单纯善良的二姑骗去了湖北。英子的三姑嫁给了一个与近亲的儿子。英子的爸爸和小叔也去了广东。在那里一家电子厂内,英子他爸认识了来自重庆巫山的一个姑娘。生在他乡的两人,拥有同样贫困的家境,同样的痛处,很快两人就在一起了。那时英子的他爸已经25岁了,但英子他妈才18岁。最终,英子他妈在她十九岁的时候生下了英子。
直到现在,英子觉得那就是个错误。她觉得她的父母压根就没有做好迎接她的准备。甚至觉得自己的父亲就是在用她捆住年轻漂亮母亲。这些事儿英子从爷爷的故事和母亲骂她的话里得到了证实。英子觉得自己的母亲是恨自己的。十九岁的母亲根本就不想怀上她,更不想生下她。现在的英子也十九岁了,她能体会一个十九岁女孩子的心理。所以她实在想不通当初母亲是以怎样的心情生下她的。
更何况怀了孩子的母亲跟随父亲回了老家。看见父亲家里家徒四壁,那时候她的心里又是什么滋味。后来的母亲在给英子谈起这件事儿时,是用一种鄙夷的口气说的:当年,我去你爸家的时候,他们家穷得不要再穷了。根本没有一个人看得起他们家。你奶奶那时候就是一个泼妇,每天就和她的那些妯娌们吵架。你奶奶吵架的水平真是令人佩服,你们家附近的人几乎都被你奶奶得罪遍了。你奶奶每天把板凳往门口一搬,然后就开始骂人。
英子注意到母亲在说这话时,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看作这家人,好像是以一个旁观者的人讲述这件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