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临,很多人都有许多肢寒体冷的情况,这个时候每天选择泡脚就成了养生保健的首选。
其实人体健康与脚密切关联,人有脚,就好像树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
脚对人体的养生保健作用,很早就引起古人的重视和研究。其中“足浴”更以其简便灵验的特点,盛行千载而不衰。
请输入图片描述
古书琐碎录中称:“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文坛巨匠苏东坡、陆游等留有“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的诗句。贵为“天子”的乾隆皇帝,也信奉“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的养生之道。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
如果经常用热水浴脚,能刺激足部穴位,增强血脉运行,调理脏腑,舒通经络,增强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的目的。
还有民间歌谣云:“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扛姐觉得,这是颇有道理的。
所以扛姐认为,泡脚绝对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很多像扛姐一样年轻的上班族,甚至上学的青少年都可以在晚睡前泡个脚。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不过,泡脚看似简单,其实学问多着呢!如何泡怎么才能泡得好,且听扛姐为你说道说道!
足浴是一种养生,养生有学恩,正确的足浴有益健康:
✔ 泡脚水一般取自来水,通过泡脚治病的可根据不同的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
✔ 泡脚水的温度以30~38度为宜,但最好不要超过40度。
✔ 一定不要使用金属盆,因为金属盆的成分往往不太稳定,容易与中药中的成分发生反应,生成有害物质。建议使用能泡到小腿的木质脚盆,或可以保持恒温的电动泡脚盆。
✔ 一般保健泡脚,每天一次即可,最好是每天晚上入睡前泡脚,泡脚时间一般为30分钟。
✔ 每次泡脚泡到后背感觉有点潮,或者额头出汗了,就算是好了。注意是微汗就可以了,说明你的经络上下贯通了。
泡脚小药方
中药足浴所使用的水煎液是根据不同病症,通过选配适当的中草药配制而成的。
足浴时趁热在足部反射区上进行熏洗,中药足浴通过发挥水的温热作用和中药特有的功效以及刺激人体足部反射区,能是人体各组织器官、部位的气血运行畅通,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进而达到防治疾病及保健的功效。
慢性咳嗽方
原料:鱼腥草150克,蝉蜕20克,麻黄50克,细辛100克。
方法:水煎,先趁热用药蒸气熏鼻,待水温适当时,进行足浴。每日1次。
痛经方
原料:玫瑰花30克 红花30克 当归50克 川芎30克 桂枝30克 艾叶50克
方法:把以上中药材加水,熬煮半个钟,直到剩下1000毫升时,加适量热水兑成药汤,水温保持在40℃。在泡脚前加2匙羹白酒。
功效:痛经很多时候是由于血脉不通所致,中医认为,平时可采取补肾、调气血的方法来调经,月经来潮之前,则可用活血化淤的药汤泡脚。白酒是此方的药引,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
慢性胃炎方
原料:桂枝30克 干姜30克 艾叶50克 紫苏30克 元胡30克 当归30克
方法:把以上中药材加水,熬煮半个钟,直到剩下1000毫升时,加适量热水兑成药汤,水温保持在40度。
功效:天气阴冷、潮湿,加上过年期间饮食不规律,很容易胃病复发。因此,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可以每天用此方制作药汤泡泡脚,预防胃病发作。
注意事项:
1. 进餐前后30分钟之内或过饥、过饱以及醉酒后的人士不宜进行足浴。
2. 恶性肿瘤、肾衰竭、败血症等各种危机者不宜进行足浴。
3. 急性传染病患者,如乙脑、流脑等或中度的患者不宜进行足浴。
4. 正处于大怒、大喜、大悲之中的人不宜进行足浴。
身体过于疲劳,精神紧张或有精神疾患者不宜进行足浴。
5. 足部皮肤有破损或烧伤者,以及较重静脉曲张者不宜进行足浴。
6. 属特异体质的人士足浴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足浴。
请输入图片描述
泡完后晾5分钟,这是泡脚的基本原则。虽说泡脚是日常的小事,但却是保健养生的首要秘方。
如果在泡脚时适当地加以按摩,效果会更好。如果不会按摩穴位也不要紧,扛姐偷偷告诉你,只要两脚互相搓动,用手搓洗也是一样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