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朋友身体似乎都有些疾病,自己也能感觉到身体时常会有些不舒服,所以想到了不少修行的人身体并不好,到底是修法问题,还是身体本来不好而没有修好造成的呢?
我们前面说过健康的问题,所以这算是一个老问题了。从修道的角度而不是“修行”的角度看问题,看的是你的生活是否符合天地人之道,而其中“心”的状态尤其重要。所以今天就探究一下心的静与净的问题。
心的安静或者心的净,不完全是一个意思,静其实在字义上,应该是颜色鲜明,而净则是用水洗成原样。都是主动行为。不过我以为最终是一个意思:心静是专注,而心净是无杂念。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
这是《管子.心术》里的一段话。意思是心在身体里是君主的地位,九窍各有功能,好比官员的分工。心如果在它的位置上,九窍都会按本来的功能运作。如果心被某个欲望充满了,就会眼睛看不到颜色,耳朵听不见声音。所以君主离开他的本来应该做事的轨道,则下属就会把事办坏了。我们不能代替马去走,而应该让马尽它的力;也不要代替鸟去飞,让它尽力扑扇翅膀(这是说君主不要自己来干,要发挥下属的长处。);不要在事物运动之前就着手,要观察它的运动规律。这都说明,动则失去了本有的地位和作用,静才会发挥好心的作用。
在《大学》里说的情绪是心不正的根本,而情绪的来源则是欲望。人一旦被欲望所主宰,当然是举止失措的。而欲望很细微的,通常可以称之为倾向,都不太明显的。比如我们对舒适区域的习惯就会让我们自然地避免改变现状;对小成就的欲望会破坏大成就的取得;对他人重视的需要往往会讨好或无措而处不好人际关系;对利益的重视也常常会使工作失常而最终失去更大的利益;对个人能力的显摆会影响到下属能力的发挥而做不好一个长官……太多的外界变化会引起我们欲望的倾斜而让心失去了本来的单纯。
修行修道,都要解决的是一个心被欲望所牵的问题。之所以叫修“行”,是指的心的行为需要修正;修道则是指的自己的个性需要修正。修行指向是具体的而修道是方向性的说法。总之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也称之为“化性”,就是变化个人的品性,与“修道之谓教”是同样的意思。
无论是我们的本来个性还是后天环境影响形成的习惯,都是欲望的呈现。人不可能灭掉欲望,因此修道并非修成一个无欲之人,而是不被欲望牵引甚至驱使而已。
这又回到了修道的根本,怎样才能不被影响?人怎么才能做主?
还是“格物致知”是根本,不“致知”就无法自知。而我们以前说过,“心彻为知”,就是当下把心清干净,让杂念停下就好。真正的修道是从这里做起,而不是打坐站桩。那不是没用,当然有用的。但如果平时心太杂,只是那一会有静,那还是不够的。做任何事,都是道场,是修道的机会。清除杂念而使心净,让心专一而让心静,方向不同而目的相同。
因此,做事时,适合用专注的地方,让自己更专注而无杂就好。适合无杂念的事,则心空如洗为好。比如写文章做作业看书处理事务,专注最好,这时重点是静心,让自己专注在事务上就可以达到。如果做的是简单重复不用心的事,比如扫地走路等等,这时以净心为好,让自己没杂念,空空的就行。
静净的能力提高,需要我们在静坐或站桩时训练自己空心的基础。训练做得好,静净的时候就能较快进入状态。当下回观而空心。
有时我们做一件事的时候确实专注,但也不由自主的紧张。适当紧张有利于事情处理的速度,但无益的紧张则是欲望在背后用力,所以这时心空掉后能觉察到自己的欲望所在,如果不清楚,则在静坐或者站桩时把这个问题观清楚。
做这些功夫,并不是打扰正常的生活与工作,而是促进工作与生活的效率,就如《道德经》说的“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最终是节约自己的精力,达到修身的目的。说来自己在修道,如果身体都不能健康,就说明这个道没修对,光是打坐站桩不是修道,坐着站着的舒服只是附带的福利,重点还是日常生活中心的清静,最终是身体的健康与诸事的顺遂。
在大年夜得空写下这些,以此祝愿各位朋友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诸事顺遂!生活幸福!
网友评论